《情报分析心理学》 读后感

这周阅读的书是《情报分析心理学》,阅读时常为四个小时,分别在小摘堂茶,和田佳咖啡厅里读完了,非常喜欢这样的感觉,愿以后的每一周都能够保持这样的频率和速度。

书内容很多,这篇读后感,主要涉及到一下几个方面:

1.我们是如何思考的,也就是思考背后的逻辑

2.关于记忆,我们该怎么记住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

3.几个有用的思维工具分析:

4.关于偏见的几点思考:


1.关于思考的思考:

  其实在我们进行思考的时候,我们对自己是毫无察觉的,因为我们的认知,记忆,自己信息处理的相关许多功能是不受控制的,这一系列活动在我们有意识控制之前就已经完成,出现在意识中的只是思考的结果,并不是我们思考的过程。

  我们思考,涉及到认知,记忆,思维模式,他们像一个个条条框框一样,把事情连接起来,形成我们的思考的结果,然而,我们的大脑,是愿意偷懒的,我们生活的习性,经历,会让我们形成预判,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事情的真相,我们只是看到了用的想看到的东西。

  所以,该如何克服这些,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会分析性思维,去分析我们思维中存在的局限性,去不断的修正,反思,从而过的进步,提高认知,认知不仅包含着理解,也包含着意识,这是一个人们通过五种感官获得信息为基础构建自己"版本"现实的基础。

  所谓认知的规律:我们倾向于去认知自己期望认知的东西,也就是预期模式深深嵌入人们的脑海中,即使人们已经得到警告,并努力考虑哪些不同于先人之见的信息,预期模式扔回继续影响我们的认知,我们努力保持客观并不能确保准确的认知。


2.关于记忆:

为什么你会记住几个数字,却记不住几百个数字?为什么你记得住颜色却记不住名字?这是由于我们的记忆规律导致的。

记忆系统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感觉信息存储,只能记住一瞬间的东西,并且保持时间极短;短时记忆,通过感觉信息存储之后会进入短时记忆模式,而且,短时记忆的数量在7个以内,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尽量控制在7个左右,方便人们自己;短时记忆经过加工会进入长时记忆里面,时间会更久一些。

记忆的特点和规律:影响信息成功捡取的两个因素,一是信息存储点的数量,二是联系该信息与可能被输入信息激活的其它概念之间路径的数量和强弱,在我们思考的时候,大脑会激活并强化思维回路和路径,从而形成思维定式,关于记忆的组织一个重要概念便图式,通过图式,用的过去更多之前有用的信息。


3.相关思维工具:

理论分析法:

历史比较法:

情势逻辑法:

信息浸入法:

选择假设策略:满意法则,不能排除假设。

不能再写了,我发现我也不懂,好了,就是这么多吧,希望以后有机会在做补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我要水一篇文章,为什么?因为我是设计师啊。 加班到现在啊,还没做完啊,设计师看着外表应该很光鲜啊,但是家里的赃...
    彭义景_af54阅读 1,616评论 0 1
  • 这是多米的第15篇原创文章。 我是爱张爱玲的,她那样犀利独到似无情,又那样隐忍温婉实钟情。她说,十岁要穿高跟鞋,又...
    多米昵称不可用阅读 4,529评论 0 5
  • 25/5/2017《超级个体》吾爱庐 回顾我走过的半生,历经沧桑,风雨兼程五十年,给我触动很大,又有一种心生敬畏的...
    吾爱庐阅读 1,031评论 0 0
  • 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94年,文凭高中,如今3年多的程序猿之路。 其实文凭为什么才高中,是因为在学校的时候觉得赚钱很...
    朱悄悄阅读 3,226评论 2 5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