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似乎很看重“和”,一向提倡“以和为贵”。比如,在处理家庭关系时,倡导“家和万事兴”;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讲究“一团和气”;在处理个人事务时,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主张“和气生财”……
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如同一张巨网般纵横交错,可唯有“和”字贯彻始终。所以有人觉得行文处事时应尽量避免冲突,解决矛盾,以达到并保持着一种和谐圆融的状态。
应用于朋友之间的相处,似乎也应如此,没有冲突和矛盾,亲密无间——仿佛成了检验友情的最佳标准和终极目标。可事实上,若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环境,阅历,见识,性格脾气等等都存在差异,怎么可能做到亲密无间?
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这个“亲密无间”的标准,有的时候误导了我们对友情的认知,如若苦心孤诣地追寻两个人在表面上的生硬和合,可是背地里却对对方的某句话耿耿于怀,但仍假装很友好,假装很亲密,假装无嫌隙。
长此以往,要么人格分裂,憋出内伤,要么最终导致感情上的分崩离析。
我有一个好朋友,在开学两个月之后毅然决然搬离“原生”宿舍。我眼见着她乘兴而来,拎着大包小包,推着大箱小箱,满心欢喜,满心期待着能在新的环境里收获一份宝贵的友情。可我也目睹了她一次又一次愁容满面,痛哭流涕的无助模样,最终败兴离去。
在伤口的愈合期,我问她:“你觉得你融合不了她们的原因是什么?”
原以为她可能不愿再勾起这个伤心的回忆了,可她却说一番很耐人寻味的话,她说:“不是一家人,没法说一家话。艰难的维持这一段‘塑料花姐妹’感情,还得掩藏自己的光芒,磨损自己的个性去迁就她的脾气,太累了。”
我想我们90后都是很有个性的,有时候太好强,不随便向对方服软,也不轻易就范承认“其实问题在自己身上”。
但我选择站在她这边,与其终日愤满不悦,自挂东南枝,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倒不如挑明说白了,然后来个潇洒的转身来得痛快。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想方设法去讨好别人,不如花时间精力取悦自己。
小时候和同学闹矛盾了,老师掺一脚,父母掺一脚,再加上有少不更事,天真无邪的同学们在旁边充当“和事佬”,然后自己给对方递个小纸片,塞个小糖果什么的,最后和好如初,欢天喜地的又在一起玩耍。
慢慢的成长起来,“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种事情太多了,可能很多人都莫名其妙地翻过船。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向三两好友倾诉,但这基本上是靠两个人或双方去沟通和修复的,自己能渡得了自己,前方就是柳暗花明,自己若是渡不了自己,没什么,顶多反目成仇。
友情好似一件精美的瓷器,如果你怕太被磨损,被划痕,被打碎,一昧寄望它崭新如初,那就只能把它束之高阁,再严加看管。但这可能吗?这实际吗?
不存在的。
真正的友谊是在未知的时间里穿梭,在艰难的生活里,在相互磨砺相互考验相互扶持中共同成就的。
友谊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情深意重;是“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倾其所有;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依依不舍;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惺惺相惜......
友谊的定义和被赋予的情感太多太多,可能是它可遇不可求吧,所以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朋友之间一旦出现小矛盾便得和好如初,才称得上是功德圆满。
但如果某次比较严重,最终火山爆发,才发现彼此双方的性格,脾气和三观存在严重分歧,而你并不想委曲求全,同时也丧失了再次重修旧好的心理打算和念头,那就坦然接受吧。成全彼此,从此相忘于江湖。
和不了的好,和不了,也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