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记录二)

今天看化错案例,看到一个学生用尺子量长方形面积的案例,让我想起了我执教《周长》时,量半圆的周长时,学生用量角器量的错误案例。而且无论用哪个班学生上这课,都有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这可真是一个“守”在这里的错误。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呢,我想可能有这几点:1,两者在形状上相似,如直尺与线段。2,对量角器是什么工具不知道。我每次都放手让学生用量角器去量量半圆的周长,学生最后都读不出一个数来刻画半圆的周长,然后有一个学生指出量角器是测量角的度数的工具。然后我们进入怎样才能测量出半圆的周长呢,学生的思维才进入化曲为直。

由此我倒想,半圆可能比圆更适合引入化曲为直,而且半圆的周长到六年级学生还会经常出错,不如在建立周长概念时便解决了这个错误这个难点。同时我也认为化曲为直值得上一节课,希望有机会可以尝试,只是作为一节课的一个环节还是太少了,如同蜻蜓点水一样。最后这个思想对学生来说只是一晃而过,刚刚有点感觉就结束了。化曲为直从本质上讲还是转化的思想。

而长度,面积,体积等都需要一个数来刻画,这就是数形结合。你很熟悉的风景还需要别人来告知你它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东西,这是很多一线老师目前的现状。

刚刚看到一个案例里笔者提到“中国制造”跟“中国创造”,让我有所触动,我们有的老师评判学生时就是眼里只有“中国制造”,根本没有中国创造,说白了就是只要唯一的标准答案,根本看不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的老师本身就缺乏创造性思维,自然就看不到了。这样的老师在教学中容易扼杀学生的思维潜质,属于危险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两个月的兴成长学习培训,是自我成长的心路历程,从懵懂无知,到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快乐;从最初的肤浅认识,到现在的...
    通化472巩志强阅读 261评论 0 4
  • 昨天早上起晚了,并且没下雨,老爸趁我没起床就自己出去,估计也受够了每天早上陪我长途跋涉去喝汤。 我躺在床上半梦半醒...
    页小年阅读 392评论 0 9
  • 01 这个4月,我见了两位读者,他们是报纸情感专栏的倾诉人。 第一位是个姑娘,33岁。她年轻时,有一个男友。 当时...
    唐_a1ac阅读 11,890评论 58 261
  • 微信营销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营销模式,那么微信营销是什么呢?微信营销就是以终端销售为目的,以线上运营为主要渠道,多...
    刘震i阅读 1,195评论 1 0
  • 最近,我对学习的时间管理有一些总结和反思。 真正的学习首要素是有效行动。什么是有效行动,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3个小...
    轻舞飞扬suhong阅读 77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