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化错案例,看到一个学生用尺子量长方形面积的案例,让我想起了我执教《周长》时,量半圆的周长时,学生用量角器量的错误案例。而且无论用哪个班学生上这课,都有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这可真是一个“守”在这里的错误。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呢,我想可能有这几点:1,两者在形状上相似,如直尺与线段。2,对量角器是什么工具不知道。我每次都放手让学生用量角器去量量半圆的周长,学生最后都读不出一个数来刻画半圆的周长,然后有一个学生指出量角器是测量角的度数的工具。然后我们进入怎样才能测量出半圆的周长呢,学生的思维才进入化曲为直。
由此我倒想,半圆可能比圆更适合引入化曲为直,而且半圆的周长到六年级学生还会经常出错,不如在建立周长概念时便解决了这个错误这个难点。同时我也认为化曲为直值得上一节课,希望有机会可以尝试,只是作为一节课的一个环节还是太少了,如同蜻蜓点水一样。最后这个思想对学生来说只是一晃而过,刚刚有点感觉就结束了。化曲为直从本质上讲还是转化的思想。
而长度,面积,体积等都需要一个数来刻画,这就是数形结合。你很熟悉的风景还需要别人来告知你它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东西,这是很多一线老师目前的现状。
刚刚看到一个案例里笔者提到“中国制造”跟“中国创造”,让我有所触动,我们有的老师评判学生时就是眼里只有“中国制造”,根本没有中国创造,说白了就是只要唯一的标准答案,根本看不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的老师本身就缺乏创造性思维,自然就看不到了。这样的老师在教学中容易扼杀学生的思维潜质,属于危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