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诞生西祠
95年至00年,这一时期还处于民用互联网的普及阶段,社区应用服务比较单一,只形成了基本交流的架构。这给了刘琥一个机会。他莫名其妙就创造了一个著名华人社区:西祠胡同。他的建站理念、服务模式不仅是当时成功中文社区的浓缩,在今天,也颇有些先锋色彩。
西祠的出现纯属偶然,98年在家写程序的响马犯颈椎病,病时聊写了个程序,随意取个西祠胡同的名字发布,之后一路发展成当时最热门的网站,尤其在海外华人中颇有影响力,00年初西祠全球排名甚至达到100多名。
经费不足,个性CEO被迫卖掉西祠
98年-00年的互联网初期,哪怕腾讯都在寻找盈利模式。这之后随着西祠注册用户上升到百万,不论是服务器、平台系统都陷入超负荷运转,为了玩好票的响马甚至为省钱经常只吃方便面。
当时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响马,意料之外诞生了西祠,却又无力维持西祠后,不得不在00年发展最高峰时,将西祠卖给给艺龙。在西祠上,很多网友不理解响马的行为,也指责过响马利用网友赚钱。
05年响马重返西祠,在《金陵晚报》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就是一个程序员,为了留住西祠不关站,必须做出牺牲。”即便到现在响马都不后悔将西祠卖给艺龙,“如果不卖掉西祠早就死了。”
那时的响马只是个小小程序员,不会融资、不会讲故事,甚至不会付美元从国外购买域名。“我对赚钱兴趣不大,所以当西祠发展到我不得不去赚更多钱来支撑、甚至根本靠劳动赚钱不能支持的时候,我选择放弃一些快乐来追求快乐。”响马说。
将西祠卖给艺龙后,响马告别生活10年的高校,去了一家上市公司就职。
计划剥离艺龙,游说响马回归
每年一次的互联网大会常规地点是北京,08年却挪到南京。西祠作为南京互联网行业代表也参与大会。总经理刘辉在现场向媒体透露一个重要信息:西祠将在08年底、09年初从艺龙彻底剥离,并酝酿两年调整后独立上市。
从艺龙00年收购西祠开始,西祠的业务就一直独立发展,艺龙不参与战略,但给与资金支持。虽然05年前后西祠面临强劲对手天涯,但口碑和业务发展状况还不错,在05年就实现盈利。
在天涯和西祠叫板最白热化的时候,响马离开南京已5年,但不断有西祠老友到访,花一个星期痛心疾首描述西祠如何人气下滑,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响马重回西祠。此时刘辉也在游说响马,希望他能够回归西祠。
响马对西祠有深厚的感情,离开西祠的5年他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他认为西祠还能发展的更好,决定回归。
05年的西祠员工不超过20人,注册用户达到900万人,其中收费VIP用户超过1%。06-07年期间,西祠发展到达高峰。
艺龙毕竟是上市公司,在上市初期自身依然亏损情况下,并未给西祠太多投入。如果西祠想再上一个台阶,需要引入更有信心更有实力的投资者。
在这种背景下,西祠团队于08年开始寻求外部资本,希望能尽快将西祠从艺龙中剥离出来,并且计划2年内独立上市。
感情改变性格,响马痛定思痛
很难形容响马对西祠的感情,在总结西祠经验教训时,响马更多会把问题和原因放到自己身上。
继续卖给艺龙这个话题,他并不后悔的最大原因是“我没有能力维持这么好”。那时候他不认识投资人不会说话也不会忽悠,西祠不那么便宜根本卖不掉。“人能做到什么程度,自己心里很清楚。”
在他看来,艺龙支持下,01年到08年之间西祠发展的很不错,在卖出西祠这件事情本身上并没有选择错。
西祠这么多年并未给他带来太多财富。西祠卖给艺龙时,传闻价格是200万元,他则表示并没有这么多,熟悉他的人也只说相当于当时房价下的一套房子而已。
作为教师出身的响马,身上知识分子的气息对于“钱”这个话题经常选择性避而不谈。
05年刘辉找响马回归时,正值艺龙上市,响马刻意回避这个时间。等艺龙上市之后才重返西祠。
“您就算上市前几个月回去也不会有太多期权吧?”媒体问,“是啊,但是我不想让外界认为我是因为他们上市才回去。”响马答。
性格缺陷在响马重返西祠后有所改变。08年回归后他一有空就去听管理学、经济学的课程,参照西祠这一路发展的悲喜,对于正确和错误的策略有了很深感悟。
对于自己的优势,响马总结对产品、社区以及人的感觉。西祠发展早期是一个懵懂探索的产物,但是放在现在看,已经是基于兴趣交友最早的雏形:网友自定义讨论主题开版面、可开设私人讨论组等等。
再次离开西祠后,响马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拿到天使投资的他和投资人认真聊过:依然不确定这件事情是否能做成,但是要做成一定不会是小事。
除了对自身性格的反思,他也坦言对西祠生意模式看的不够清楚。其中最关键一点,就是没有顺应西祠本身的生态去发展。
当时西祠有三种生态,一种是网友,一种是营销公司,一种是西祠广告系统。但这三种生态并非共同发展,长期以来西祠对营销公司采取封杀策略,但强推自己的广告,网友层面则对营销和广告都很排斥。
“其实营销公司很辛苦,自己做很多活动和广告,西祠站方对他们封杀,不是借力而是互相争利,根本就没时间考虑网友感受,徒增运营成本,却没有产生销售价值。”响马说。
“可是与营销公司合作,就不怕对用户造成骚扰吗?”媒体问。响马则说,平衡的关键是做好服务,比如用一套后台系统服务营销公司,并且建立相应的规则。
尤其他认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文化氛围浓郁,就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做文化”,如果服务好这些做文化的营销活动,不仅能获得网友支持,还能低成本获取收入。“最好的生意就是和别人一起做生意。”
除了策略上有失误,另一点阻碍西祠发展,就是卖给艺龙后负担太重。即便响马重回西祠,但毕竟西祠已经受到艺龙公司控制权限制,西祠团队也缺少魄力打破利害关系。
其中一个重要案例是无线战略,事实上07年西祠就已经在做无线规划。但由于做无线会损失原有利益,并且需要巨大投入,长期也看不到商业模式。西祠当时没人敢拍板去做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错过最好的发展时机。
从外部环境上看,响马则认为社区一开始就应该是细分生态领域,只能专注做用户,而非大公司关注的长尾。而只有互联网发展到现在规模,基于小品牌小商户的精准投放广告系统推出,才有可能让社区找到生存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