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看到微博上满屏的香港问题,突然让我回想起在深圳呆过的日子,是的,武汉和深圳这两个城市,我都呆过。
在深圳的小半年,是我最没有归属感的一段时光。记得第一次坐地铁分不清方向导致错失了第一次面试机会,记得第一次大晚上回家遇到司机说你就在这里下了吧,看着车来车往,畏畏缩缩,不敢乱动。
看到了人性最丑恶的一面后,搬离了最后的避风港——我姐姐家,为了省一点房租,搬到了关外据说很乱的区域,但真的很便宜。从此开启了6点上班,9点下班的两点一线生活,最大的恐惧来自于孤独,每天下班那一碗热腾腾的关东煮是我心灵的慰藉。是的,深圳很适合发展,不过深圳也很大,大到没人会在意地铁上痛哭的人,大到连续一周在同一家肠粉店买早餐老板也不会跟你寒暄一句,大到感觉自己的工资永远不够用,感觉自己的生活永远是那么枯燥无味,毫无幸福感可言。
想来我也是个很能自我疗愈的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让我变得要有智慧,所以书本和电影成了我最好的朋友,陪我一起度过了无数孤独的时光。那个时候特别喜欢日本疗愈电影,好像自己也能像里面的女主角一样,有着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为自己喜欢的人,享受每一天的时光,能够好好爱自己,好像这样的时光过的舒服而快乐。其中有一部印象最深的夏季档日剧,叫《风平浪静的闲暇》,给我那个夏天注入了别样的智慧生活。犹记得楼上的老婆婆用面包边和巧克力自制巧克力棒、大岛凪把捡来的电风扇刷成金黄色、砍下竹子用以做流水素面……在炎炎夏日看这样一部轻松的日剧,让人神清气爽。
《风平浪静的闲暇》给中国观众普及了一个日本流行语:读空气(空気を読む),指的是要懂得察言观色,不要做出违背群体气氛的事情。女主角大岛凪(黑木华饰)就是这样一个很注重“读空气”的人,她是东京的一位普通白领,一次在办公室晕倒后,她开始反省自己的人生,决定不再“读空气”,断绝与过往的所有联系,在东京郊外重新开始人生。
职场生存,靠“读空气”
“读空气”的奥义在于个人服从群体,个人必须时刻注意不要冒犯他人、不要破坏群体的气氛,相当于中文的“有眼力见”,这种能力在职场上尤为重要。《风平浪静的闲暇》第一集就勾勒出职场众生相,让荧屏前的“社畜”们看得心有戚戚焉:这“空气”要如何读、读到什么程度,都是一门技术活啊。
女主角大岛凪是那种被“空气”带着跑的人,从来不敢表露自己真实的想法:上级发现重要的宣传单印错了,明明是另一位同事的失误,但由于现场气氛太尴尬,大岛凪竟然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同事把她的丑照放上社交网络,她碍于情面也只能去点赞;她的口头禅是“我懂”“是啊”“好”,无论跟同事还是跟男友相处,都只会迎合别人……在职场上,大岛凪是不争不抢的“小白兔”“老好人”,却没有在职场上赢得好名声和好人缘。大岛凪始终戴着面具做人,从来不会真心与同事交往,反而把自己陷入到孤立无援的状态。职场上不乏“恶同事”,大岛凪变成了被欺负的那个人:不仅被孤立,还承担了许多职责之外的工作。
大岛凪的前男友我闻慎二(高桥一生饰)与她截然相反。我闻慎二是一个“操纵空气的人”,工作能力强,能与同事、客户打成一片。但是,我闻慎二看似左右逢源,实际上跟大岛凪一样没有朋友。在第七集里,我闻慎二在工作上遇到麻烦,所有人都跟他说“是你的话,一定没问题的”,却几乎没有人向他伸出援手。我闻慎二生长在一个官僚家庭,从小就懂得察言观色,也因此造成了他不懂得表达自己感情的性格。在工作上无法跟同事交心,在恋爱里也无法坦白:明明爱着大岛凪,但说出的话却总像个渣男,这段恋情走向不可挽回的结局。
《风平浪静的闲暇》的主题是“成长”。不仅是女主角大岛凪,其他人都在这个夏天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前男友我闻慎二开始正视自己的内心,郑重地对大岛凪道歉;隔壁家的花心帅哥原本是只“没有脚的小鸟”,在这个夏天第一次真正地爱上一个人;邻居家的小女孩骗同学自己住在高级公寓,坦白实情之后反而收获了真正的友情…
也许每个人都会学会和自己相处,学会成长,学会如何疗愈自己,学会接纳自己。有的人或许一生都无法学会,可是开始接纳自己,开始做出改变,这才是最重要的,像这样重新开始生活,开始成长,不也很有意义,很有滋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