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蒋勋细说红楼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薛宝钗这一人物有了新的认识。
老实说,我以前很不喜欢薛宝钗,因为我觉得薛宝钗很假,心机重,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正是因为她的存在,宝玉没办法娶林黛玉,是的,如果宝玉娶的人不是宝钗,或许我就不会那么讨厌宝钗。
但是其实真有点不喜欢宝钗,比如说她作,说她无意无情,说她冷血。但是看了《蒋勋细说红楼梦》之后,我才发现宝钗是一个大方理智有智慧的女性,她如果在现在,肯定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人,也是一个女强人。
历来对宝钗有几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她冷血无情,她背后给黛玉一刀。
说她冷血无情集中体现在处理金钏儿死的事和柳湘莲出家的事。金钏儿投井自身,宝钗对王夫人说,或许是金钏去井边玩不小心失足了。“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一个生命的逝去,打发几个银子就好。宝钗也真无情。可细想一下,金钏已经死了,伤心有什么用。当务之急是怎么处理好这件事情。死了一个用人在贾府是件大事,而且还是王夫人身边的人。所以,如何妥善处理是件大事。这说明宝钗是个非常理性的人。柳湘莲出家了,薛蟠是哭了,而宝钗却很理智地对他,回来这么久,东西得整理整理了。对柳的事一点也不关心。这一点宝钗有点无情。但是柳出家又是他人能决定的事?再说,回家这么久,一直在忙柳置家娶媳妇的事,宝钗没开口。这会有时间了,宝钗才开口说此事。可见宝钗也绝不是完全无情的人。
宝钗引进人们最大不满的还有,在滴翠亭捉蝴蝶,偷听了小红与他人的谈话后,又诬陷是黛玉在那偷听。因此,人们认为宝钗是有意识地害黛玉。黛玉被人用作挡箭牌不止这一回,在小说第四十六回,在邢夫人面前,丰儿也用黛玉当了一回挡箭牌。为什么用黛玉呢?因为黛玉有老太太的保护,再者黛玉性格比较敏感,没什么人敢跑去质问她。所以,黛玉在那时可能成为许多人很好的挡箭牌。宝钗或许也是如此。
除了理性,我们来看看宝钗到底有什么才能吧。
第一,宝钗是管理人才。
小说一再称赞探春的管理能力,但实际上宝钗的能力比探春更高一筹。为什么小说中没有正面描写宝钗的能力呢?我们要清楚看到,宝钗是借住在贾府,她不是贾府的主人,她没有权力管理。在王夫人托她管理的时候,她的身份是尴尬了。所以,宝钗在管理上只要不出事就好,是不可能有新的变化的。但探春不同,探春是自己家,而且探春的性格决定她要做出改革。宝钗的管理能力在哪体现?就是对探春改革的支持和评价上。探春的改革想法是好,但是探春没有经验,在人才选用,探春就遇到难题,宝钗了解决的方案。在利益分配中,宝钗也提出了让大家双赢的建议。可见,宝钗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管理能力极强。
第二,宝钗十分理性。
宝钗是个十分理性的人,也正因为这一点,她才会被很多人误会。她做事一向不被情感牵着鼻子走。遇事从不慌张,她的反应是要如何处理好。不带半点个人色彩,是个非常好的自我情绪管理者。
第三,宝钗是个亲民型的领导。
宝钗来贾府不久,就赢得贾府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足以见她的会做人。而湘云与宝钗接触之后,觉得要是自己有个这样的姐姐就好了。而黛玉最后也被宝钗感染,成为好姐妹。宝钗是个十分亲切的好姐姐。
第四,宝钗见多识广,是个全面的人才。
在贾府中,能与黛玉的诗作相比较的是宝钗。宝钗除了诗之外,还懂得画画,惜春会画画还没有她懂得多。黛玉才刚了看了《西厢记》,而宝钗是小的时候便偷看过了。除此之外,宝钗懂得当票,懂得什么可以在菜市场做买卖,还知道什么行情。
可以说,宝钗是个非常理性而又博学多才的管理者。
宝钗父亲早逝,剩下母亲还有一个哥哥,但是哥哥不争气,所以宝钗从小便帮着母亲管理家里的产业。
哥哥不争气,那么拯救家族,只能靠自己。虽然宝钗有很好的能力,但是她却受封建思想影响很深,认为女孩子不能表现自己,是个保守主义的人。
在古代,一个女性最大的出路最好的出路就是嫁人。宝钗也不可避免走上这条路。那么嫁给谁好呢。四大家族中除了自己薛家之外,综合实力最好的就是贾家。那么,嫁入贾府就是最好的出路。
我们知道,宝钗就算到最后嫁给宝玉,她还是不幸福。其实宝钗自己也清楚。只是当时嫁给宝玉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说,宝钗是不幸的。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所有女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