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生这次真的生病了。
赶赴我父亲80岁寿诞,一场陪我寻找遗失家乡美味的宵夜,他破戒喝了一杯啤酒。举杯对我说:“陪你开心一下,大不了明天胃折腾一下。”
一语成殇,没有等到第二天,当夜他的胃病就复发,胃痛没消停。
父亲的寿诞,给他煮了一碗红枣桂圆米粥,他喝了点米汤。没有阻挡来势汹汹的胃病。
当天下午,书生还开车带父亲回老家看新开的山路,我还在奶奶老屋地基前拍了几张照片。奶奶的老屋早已淹没在岁月风尘中找不到一丝痕迹,地上是野菊花的干枝,惟一留存的是那眼泉水井,活生生地让我触摸到奶奶生活在此的印记。
回家慢养两天,书生胃痛不见好转,被我连哄带骗带进了医院。
2
书生崇尚自修自持,三十多年未进医院未打针。
到医院做检查对症治疗当天早上,他洗澡洗头换了衣服。
选择的无感胃镜(打一针麻药,睡一觉胃镜就做完了。)胃镜结果,胃溃疡出血,住院留治。
在书生还迷迷瞪瞪的时候,办好了住院手续。
一入医院深似海,全面检查铺面来。我和书生笑侃:就当深度体检了。
我也开始了为期一周的陪护工作。前面两天禁食禁水,为了让溃疡结痂,强制禁食禁水真是让书生了无生趣,每次安排好打针等事宜,他就催我走。谓之:“你走了我就一个人无聊,你在这里我要面对自己好可怜。”
我于是就去处理一些杂事,到下午书生微信说:“你下午就别过来了,我这里正常。”
我就跑过去陪他说会话。一个小时又被他赶回家。
饥饿难忍的时候,书生哼哼唧唧说:“来看我有什么用,又不能给我带点吃的。”
我就看着他笑,笑得他自己羞红了脸。
3
住院第二晚离开医院回家路上,书生忽然发来微信:“医生刚来查房,说我的情况可以喝牛奶,喝汤。”
我开车来不及回,书生又发来一条:“你晚上别过来了,明早带牛奶过来吧。”
到家停好车,告诉他我煮个汤就过去。
煮好瘦肉白菜汤,等到不烫装好保温,回到病房。书生果然喝得香。
书生的自持,是方方面面的,包括尽量压抑自己正常的诉求。
多年的夫妻,让我知道从他的不要中,懂得他的要。
4
开始进食的日子,一日三餐,汤汤水水粥粥。
大概是极少用药的缘故,书生用药效果极好,好转的速度也快。
借着这次住院的深度体检,书生看到自己身体各项指标正常,那份傲娇又回来了。
有一天还得意地对我唱:“老子的身体响当当……”
唱也没用,出院回家的胃,还要慢慢调养。
5
书生这一场住院,就像生活中遇到的一个个插曲,悄悄地来了,悄悄地过去了。
我是一个不喜欢将日常这些琐碎麻烦,晒给天下知的性格。更多时候,我相信,再难熬的日子,只要自己站稳了,都是会过去的。
我更愿意经由发生的事件,去看到那个真实反应的自己,默默感悟,收获经验,留存美好。
一场胃痛,让书生自己调整饮食结构,再不用我喋喋不休,未尝不是好事。
而从医院回家的下雨冬夜,发现不知不觉破除了当初开车自定的“三不开”魔咒:晚上不开,热闹地方不开,难停车的地方不开。这医院可是又热闹又不好停车的去处。而我这么开着车跑来跑去的,每天都安全将自己开回家了。
感谢这些日子,一路陪伴的朋友,在我文字写得认真或者敷衍的时候,你们还在,这份懂得,也是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