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好像每个人对于时间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虽然客观上时间是可以衡量的。例如做一个产品或者一个项目投入的时间也大差不离,但是为什么人们预估的时间长度不一样呢?首先对于产品或者服务来说,都会涉及到客户、产品(或服务)、人员。资深的顾问,尤其是那些大机构出生,会告诉你,大概需要花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去开发客户,也就是花钱买项目的。(特指,公益性质的产品或者服务)。然后可能还要预留一年的时间来做产品或服务,以及培养人。总而言之,就是告诉你,如果你想做一个长期的发展,你需要充分的规划,需要充分的进行选择并制定相应的3年策略之类的。这个听上去很庄重,也很踏实,或许是很多喜欢规范化运营的小伙伴们喜欢的。同时,我们又能看到商业社会也好,兼职团队也好,可以接市场上的那些短平快的项目,在有限的时间、预算、人力的情况下,推出新的产品或者服务。花三年和花三个月似乎做出来的产品是不是不能同日而语呢?也未必,时间跟最后的质量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那么问题就来了,做创新到底需要多少时间?
我特别欣赏精益的理念,就是不断的快速的、便宜的失败。这么看其实不在于时间的长短,更多的是我们的心态是一直往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去走。目标确定之后,强调的不是时间长短,而是快速。快速的前提是聚焦,聚焦的的除了问题还有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否还需要3年的计划?如果市场上大多数的机构都按照精益的方式去发展产品,可能产品的迭代速度会越来越快,对于创新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很有可能三年的规划会越来越不现实,一年甚至6个月才是越来越现实的。当时间的跨度越变越小的时候,可能是这个市场的活力越来越多的被激活的时候。
可是创新本身是需要时间的吧?时间主要用在哪里?用在探索各种可能性,积累对于聚焦领域或方向上的理解,用户的研究,产品的测试,人才的培养……当我们说创新的时间越来越短的时候,真正被缩短的是什么?大概是那些摸索创新工具的时间,达成创新共识的时间,多方协作的时间……相反,更关注人的力量,更强调合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