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原来是这个意思

        老子说:“不知常,妄作凶。”常,恒久不变之道。《广雅》曰:“常,质也。”常,还可以解做本质的意思。不管是本质,还是恒久不变之道,都是说一个人,不知道天地万物的规矩,或不知道事情的本质,去随着自己的心情做事情,便会有不好的结果。
        我们别说了解天地万物的规矩,了解事情的本质了。现在的人就连最基本的一些观念都弄不清楚,所以一心想要追求幸福,却没有幸福,越追求反而离幸福越远。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判断什么是悦,什么是乐,什么只是刹那刹那间的幸福。
      《诗经》里面有一句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出自《邶风·击鼓》,本来所指的是在凶险万分的战场上,亲人远在天边,只有自己的战友与自己并肩作战。不知何时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我愿意跟我的战友一起同甘共苦,共同患难,不畏生死,一起在这战场上终老而去。这是多么悲壮,战友之间的友情又是多么让人感动。可现在却成了在婚礼上或者表白时才说的话,全没了当时的悲壮与感动。
        还有一句话,是《四书章句集注》里面的,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道是率人的本性而行,是众人能知能行的,人人都有,人人都知道,所以不远常人。如果行道的人,觉得道太低了,不足以行,反而好高骛远,追求那些玄妙的道理,并不是道。就像拿着斧柄,去砍伐木头做另外一个斧柄一样。因为有手里的斧柄做参照物,所以不会相差太远。孔子却说:“拿着斧柄去砍伐木头做另外一个斧柄,邪着看一下,还是有差别的。人管理人却不同了,因为每个人都有所以为人之道,刚开始时并没有差别,所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一个人不孝,让他尽自己本来的孝就行了。一个人不弟,让他尽自己本来的弟就行了,不要去过分要求他。”这句话,哪有我们平时所理解的意思呢?没有,完全没有。现在的人,不读经,不解经,凭着自己的想象看不起古人,诽谤古人。这真是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自己的子孙后代,更对不起自己的祖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