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突然想起了外婆,想起了小时候那些,总是与细雨与泥泞相伴的清明节。
作者:@文傲
小时候的自己对于清明节,既喜欢,也不喜欢。
说来也奇怪,记忆中的这一天,总是在下着雨的。阴郁的天空,绵绵的细雨,还有泥泞不堪的山路,几乎充满关于这一天在脑海中的记忆。
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火。大人们不断地往火堆里添置着东西,火苗蹿地老高,即使顶着细雨火势也不减弱。
小时候的我喜欢玩火,自然也就喜欢这一环节,就像是期待着一场演出中的特定节目一样,期待着这一天的“玩火”节目。
直到有一天,我一张张地将冥币投入火堆,却一点也不觉得好玩,只记得那一天依然下着绵绵不绝的细雨,我打着伞为面前的火堆遮蔽着,在杂草与泥泞中,半跪在外婆的坟前。
以前跟着大人们出行,要去祭拜的祖辈们离自己太遥远,所以并没有什么概念。而那一个清明节,是我第一次知道,我面前的火堆是为谁生起。
关于外婆,我从未完整的去写过关于她的故事,只是偶尔会有一些只言片语散落。
外婆离开我是我上初二那一年,已经懂得生离死别,所以在得知外婆离世的那一天,我坐在外婆院子的榕树下,看着忙前忙后的大人们,悄悄地擦着自己的眼泪。
在这里我也并没有打算铺开来讲述我的外婆。
我还太笨,那种在心底牵绕多年的情愫,怕自己笨拙的笔写出来就散了。
只是突然想起了外婆,想起了小时候那些总是与细雨,与泥泞相伴的清明节。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再去扫过墓。
我很想念,很想再去淋一次那样的雨,走过一次那样的泥泞。
今天清明节,前几日母亲跟我说,这一天还是会去祭拜外婆。
而我在几千公里外的屋内,想随着母亲一同前往,却只能说一句:哦,好。
2014-10-15 写于微博
“小时候住在乡间外婆家,几亩田地半亩方塘,门前院子里是一颗大枣树。那时候跟外婆睡一个屋,夏日的夜晚外婆会摇着蒲扇跟我讲怪力乱神的故事,大多是她听来的。清晨醒来时总是不见她,要么去了田间,要么在院子里洗衣服。这时我就会擦着眼屎光着屁股推开门,在迷蒙的晨雾中撒泡尿,偶尔会听到晨雾里的某个地方传来外婆的歌谣。今晨下楼,见几件洗好的衣物晾晒在院子中,随着柳条摇摆在阳光和风中,忆起了在我生命中重要的,此时已在天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