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31每日美文阅读和英语学习(第306天)英语学习

英语学习


If by Life, You Were Deceived

If by life you were deceived,

Don't be dismal, don't be wild!

In the day of grief, be mild

Merry days will come, believe.


Heart is living in tomorrow;

Present is dejected here;

In a moment, passes sorrow;

That which passes will be dear.

如果你被生活欺骗了,

不要沮丧,不要狂野!

在悲伤的日子里,要温和

相信,快乐的日子会到来的。

心活在明天;

现在的人在这里沮丧;

转眼间,悲伤过去了;

逝去的将是珍贵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创作的一首诗歌。该诗展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生活中的坎坷在所难免,希望大家在面对困难时提高自己的逆商,勇于战胜挫折与逆境。




美文阅读笔记

㈠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天空,无分贵贱学识教养出身大小男女,人人皆有。问题是在于,每个人有自己的天空,并不等于每个人都可以飞上自己的天去。

有的,终一生,只好抬头看看自己的天空。有的,幸运地偶然飞上去一下,又掉了下来,摔死或摔不死,不论再多么想飞上去,只飞不上了。有的就算把影子向后变成了直角,一直向上望,自己的天空,连看也看不见,别说飞上去了。自然,也有的,飞上去了,一直在自己的天空之中翱翔。

人人都想飞上自己的天空,飞不上去的,不要怨别人,只好怨自己,你有尽力去飞吗?尽了你所能尽的一切力量吗?你努力了多少?是不是把阻碍你飞上去的负担全部抛下了?还是地面上还有太多值得你留恋的东西,以致虽然渴望飞上天空去,但却连试也不敢试。

不想飞上天空的人,和能够飞上天空的人,都十分幸运,因为他们都快乐。想飞而飞不上去的人,可以讨厌自己,把自己列为世界上最讨厌的人。

天就在头顶,每个人都有!很公平,飞不上去,贵客自理。

㈡春天总是最先叩响园子的竹门,然后,将去年熄灭的火把,一束一束点燃。这时候,独守空房的冬天就像一匹凄厉的狼,在骤然而来的火焰里弃阵而逃。火焰使它孤独的目光无所适从,大地的花裙子让它迷路。它夹着枯槁的尾巴,一步一步退缩。

  春风猛烈地漫涌进来,园子犹如天然的火塘,星子四溅。早起的奶奶一脚踩空,落进了“大姑娘窗前绣鸳鸯”的老歌里,不能自拔。她桃花一般姣好的面容,在我们慵懒的春梦中,栩栩如生。

  桃红柳绿,蔬菜拱土,年轻时许下的诺言,再一次发芽,满园子的春讯,喜上眉梢。一颗发白的草籽,它怎样落在土里,又以怎样的勇气挽住季节的臂膀?奶奶咧开的嘴角,泄露了春天的秘密。

  不消几天,孤单的篱笆就会被满腹的心事掩盖起来,那鲜嫩的豆角,像诗歌的月牙,在小河淌水的尽头搁浅。茴香的根会围着地埂成长,茭瓜会在水中诞生它们的婴儿,马齿笕菜蓄满了稠密的奶汁,蝴蝶的翅膀迷惑着鸟的眼睛。而四围燃烧的花朵会一点一点成为彩色的灰烬,飘荡着,垂落着,挡住虫子们回家的路。如果一只蜜蜂进到园子里来,它肯定会被醉倒,春天的园子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蜜糖,而我们要做的,是把它沿沟剖开,亲手把生活的根,放进去,就像把一颗跳动不安的心,托付给一个人。只要再来一阵春风,爱情就将挂果,那是属于我们的爱情啊,但我们一无所知。

㈢从家族史的意义上说,抽烟没有遗传。虽然我父亲抽烟,我也抽过烟,但在烟上我们没有基因关系。我曾经大抽其烟,我儿子却绝不沾烟,儿子坚定地认为不抽烟是一种文明。看来个人的烟史是一段绝对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而且在开始成为烟民时,就像好小说那样,各自还都有一个“非凡”的开头。

记得上小学时,我做肺部的X光透视检查。医生一看我肺部的影像,竟然朝我瞪大双眼,那神气好像发现了奇迹。他对我说:“你的肺简直跟玻璃一样,太干净、太透亮了。记住,孩子,长大后绝对不要吸烟!”可是,后来步入艰难的社会,接洽业务,打开局面,与对方沟通,先要敬上一支烟。烟是市井中一把打开对方大门的钥匙。最初我敬上烟时,只是看着对方抽,自己不抽。这样反倒有些尴尬,敬烟成了生硬的“

可是,后来步入艰难的社会,接洽业务,打开局面,与对方沟通,先要敬上一支烟。烟是市井中一把打开对方大门的钥匙。最初我敬上烟时,只是看着对方抽,自己不抽。这样反倒有些尴尬,敬烟成了生硬的“送礼”。于是,我便硬着头皮开始了抽烟的生涯。为了敬烟而吸烟,应该说,我抽烟完全是被迫的。

儿时那位医生叮嘱我的话,那句金玉良言,我至今未忘。但生活的警句常常被生活本身击碎,因为现实总是至高无上的。

古人以为,诗人离不开酒,酒后的放纵会给诗人带来意外的灵感;今人以为,作家写作离不开烟,看看他们写作时脑袋顶上那缭绕的烟缕,多么像他们头脑中翻滚的思绪啊。但这全是误解!好的诗句都是从清明的头脑中跳跃出来的,而“无烟作家”也一样写出大作品。

他们并不是为了写作才抽烟,他们只是写作时也要抽烟而已。

真正的烟民是无时不抽的。他们闲时抽,忙时抽;舒服时抽,疲乏时抽;苦闷时抽,兴奋时抽;一个人时抽,一群人时更抽;喝茶时抽,喝酒时抽;饭前抽几口,饭后抽一支;睡前抽几口,醒来抽一支;右手空着时用右手抽,右手忙着时用左手抽。如果坐着抽,走着抽,躺着也抽,那一准是头一流的烟民。记得我在自己抽烟的高峰期,半夜起来还要点上烟,抽半支,再睡。我们误以为烟有消闲、解闷、镇定、提神和助兴的功能,其实不然。对烟民来说,这无时不伴随着他们的小小烟卷,不过是参与了他们大大小小的人生苦乐罢了。

我至今记得父亲挨整时,总躲在屋角不停地抽烟。那个浓烟包裹着的一动不动的蜷曲身影,是我见过的世间最愁苦的形象。烟,到底是消解了还是加重了他的忧愁和抑郁?

那么,人们的烟瘾又是从何而来的?

烟瘾来自烟的魅力。烟的魅力,就在你把一支雪白而崭新的烟卷从烟盒里抽出来,性感地夹在唇间,点上,然后将烟丝雾化后带着刺激性香味的烟气深深地吸入身体而略感精神一爽的那一刻,即抽第一口烟的那一刻。随后,便是这吸烟动作的不断重复,而烟的魅力在这不断重复中消失。

其实,世界上大部分事物的魅力,都在最初接触的那一刻。

我们总想再感受一下那一刻,于是就有了瘾。烟瘾就是不断燃起的“抽上一口”——也就是对第一口烟的欲求。这第一口之后再吸下去,就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习惯性行为。我的好友张贤亮深谙此理,所以他每次点上烟,抽上两三口,就把烟按灭在烟缸里。有人说,他才是最懂得抽烟的,他抽烟一如赏烟,是“最高品位的烟民”。但也有人说,抽这第一口,人所受尼古丁的伤害最大,所以笑称他是“自残意识最清醒的烟鬼”。

但是,不管怎么样,烟最终留给我们的是发黄的牙、发黄的夹烟卷的手指、熏黑的肺、咳嗽和痰喘,还有难以戒除的烟瘾。

父亲抽了一辈子烟,抽得够凶。他年轻时最爱抽英国老牌的“红光”,后来专抽“恒大”。“文革”时发给他的生活费只够吃饭,但他还是要挤出钱来,抽一种军绿色封皮的最廉价的“战斗”牌纸烟。如果偶尔得到一支“墨菊”或“牡丹”,便像中了彩那样,立刻眉开眼笑。这烟一直抽得他晚年患肺气肿,肺叶成了筒形,呼吸很费力,他才把烟戒掉。

十多年前,我抽得也凶,尤其在写作中。我住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写长篇时,四五个作家挤在一间屋里,连写作带睡觉。我们全抽烟,天天把小屋抽成一片云海,灰白色厚厚的云层静静地浮在屋子中间。烟民之间有福同享,一人有烟大家抽,抽完这人的抽那人的。全抽完了,就趴在地上找烟头。凑几个烟头,剥出烟丝,撕一条稿纸卷上,又是一支烟。可有时晚上躺下来,忽然害怕桌上烟火未熄,犯起了神经质,爬起来查看。还不放心,索性把新写的稿纸拿到枕边,怕自己的心血被烧掉。

烟民做到这个份儿,后来戒烟的过程必然十分艰难,单凭意志远远不够,还得使出各种办法对付自己。比如说,一方面我在面前故意摆一盒烟,用激将法来锤炼自己的意志;另一方面,在烟瘾上来时,又不得不把一支不装烟丝的空烟斗叼在嘴上——就像在戒奶的孩子嘴里塞上一个奶嘴,致使来访的朋友们哈哈大笑。

只有在戒烟的时候,才会感受到烟的厉害。

最厉害的事物是一种看不见的习惯。当你与一种有害的习惯诀别之后,又找不到一种新的事物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时,最容易发生的便是返回去。从生活习惯到思想习惯全是如此。

如今我戒烟已经十年有余。屋内烟消云散,一片清明,空气里只有观音竹细密的小叶散出的优雅而高逸的气息。至于架上的书,历史的界线更显分明:凡是发黄的书脊,全是我吸烟时代就立在书架上的;此后来者,则一律鲜明夺目,毫无被污染之迹。今天,我写作时不再吸烟,思维一样灵动如水,活泼而光亮。往往看到电视片中出现一位奋笔写作的作家,一边皱眉深思,一边吞云吐雾,我会哑然失笑,并庆幸自己已然和这种糟糕的样子永久地告别了。

一个边儿磨毛的皮烟盒,一个老式的有机玻璃烟嘴,陈列在我的玻璃柜里——这些是有关我生命的文物。它们成为文物之后,所证实的不仅仅是我做过烟民的履历,还会忽然把昨天生活的某一个鲜活的画面唤醒,就像我上边描述的那种种的细节和种种的滋味。

去年我去欧洲,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个小烟摊前,忽然一个圆形红色的形象跃入眼中。我马上认出这是父亲半个世纪前常抽的那种英国名牌烟“红光”。一种十分特别和久违的亲切感涌上心头,我马上买了一盒。回津后,在父亲祭日那天,我用一束淡雅的花衬托着,将它放在父亲的墓前。那一瞬我竟感到了父亲在世一般的音容,很生动,很贴近。这真是奇妙的事!我明明知道这烟曾经有害于父亲的身体,在父亲活着的时候,我希望他彻底撇掉它。但在父亲离去后,我为什么又把它十分珍惜地自万里之外捧了回来?

我明白了,这烟其实早已经是父亲生命的一部分。

从属于生命的事物,一定会永远地记忆着生命的内容,特别是在生命消失之后。这句话是广义的。

物本无情,物皆有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657评论 6 50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889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057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09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56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43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5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29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561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3 33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02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21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20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38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71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25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43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Camino 朝圣路出发,突破极限的努力才算努力 2017年8月19号,周六,在精心准备了7个月后,我终于踏上了去...
    Didi方阅读 462评论 0 0
  • 夜莺2517阅读 127,720评论 1 9
  • 版本:ios 1.2.1 亮点: 1.app角标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温度或选择空气质量,建议处女座就不要选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阅读 6,894评论 1 6
  • 我是一名过去式的高三狗,很可悲,在这三年里我没有恋爱,看着同龄的小伙伴们一对儿一对儿的,我的心不好受。怎么说呢,高...
    小娘纸阅读 3,388评论 4 7
  • 这些日子就像是一天一天在倒计时 一想到他走了 心里就是说不出的滋味 从几个月前认识他开始 就意识到终究会发生的 只...
    栗子a阅读 1,621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