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言归正传

今天正文之前,先扯几句闲篇儿。十年前办理的首张身份证将于下个月月初到期,对,十年前刚上高三。于是,昨天提了今天的补休回了趟马鞍山,打算将办理新身份证的事儿给彻彻底底落实好。出门之前特地试了几件衬衫,最终选了一件自己觉着肯定没问题的白色衬衫。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刚往派出所户籍科的身份证照片采集室一坐,就让我穿墙上挂着的一件外衣。看到衣服后我想都没想就问工作人员原因。给我的回答是,只能穿非白领的带领衣物。瞬时间,我的内心像是被一万头羊驼踏过。可是来都来了,最终我还是穿上衣服拍了一张,拍完看了一眼,这次奔来两万头羊驼。毕竟,我是真心接受不了这张穿着一件六七十岁老大爷的斑点外套所拍出来的证件照陪伴我人生接下来的二十年。常识?纯属失误。下面言归正传。


距离上次首更已经过去一整周了,更文频率稍微低了一些。不过,我自己比较清楚的一点是,目前做不到高频率更的主要原因是肚子里的货太少,没东西写自然也就写不出来。当然,更的频率也不会太低,尽量保证一周一篇。如果连一周一篇的频率都达不到的话,那么通过写作来逐渐改变自己的想法最终肯定就会不了了之。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通过写作可以改变自己?我的想法,唔,或者更准确地说,从别人那里学来的经验以及法则是:通过输出倒逼输入。当自己因此而输入了更多的东西时,改变或许就会发生。改变的程度则取决于自己对于所输入东西的吸收、思考以及实践程度。


上周看完吴军老师的《见识》后,辉哥刚好更了一篇关于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的文章,他建议说这本书值得大家多次阅读。在这之前其实已经开始在看这本书了,看了大概两章,但中途让《见识》给插了队。因为辉哥在文章中的想法与观点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于是又将这本书的阅读优先级给排成了最高。目前看了五分之三,下面就简单地聊一些在此之前我从来都不曾知道的事实以及观念。

一、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

什么是资产?有问题找百度。百度给的释义为:是指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指任何公司、机构和个人拥有的任何具有商业或交换价值的东西。这个概念理解起来可能还需要耗费一点脑力。而书中的观点则非常简要:对于个人而言,资产是能把钱放进自己口袋里的东西。相反的,负债则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搞清楚资产和负债的区别可能是致富的第一条规则,可能也是唯一的一条规则了吧。有多少人把自己的房子当作是自己的资产?当然,那些拥有多套房产并通过其为自己带来收入的人除外。即便全款买房的人,在你变卖房产获取市场增值收益之前,它可能都算不上是你的资产,因为当你自己居住的过程中它并不会为你带来任何收益。抵押贷款买房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在这之前我也一直这么以为,可是,这所谓的资产每个月会定期从我的口袋中掏走我当月收入的五分之二。挣得虽然不多,但也没那么少,可为什么每个月却依旧过的十分拮据呢?房产只是其中之一。当然,如果你看不到这一点,你所谓的这些资产就会因为限制住了你的现金流而限制住了你未来的很多种可能性。用清崎在书中的话说就是,富人买入资产,穷人只有支出,中产阶级购买自己为是资产的负债。富人通过买入资产不断的往自己口袋里放钱;穷人只有税、房租、食物以及交通等支出;而中产阶级,在穷人的支出基础之上,加上了例如房贷、车贷以及信用卡消费等一系列的负债。我自己俨然就是在这最后一种模式中不断的徘徊和彷徨。啊,多么痛的领悟~


二、挣得越多,纳的税是不是也就越多?

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也没那么肯定,因为它成立的前提条件得依赖于受众群体。当受众群体是中产阶级和穷人是,它是成立的。但如果换成富人后,它就不一定成立了。需要说明的是,高收入群体不完全等同于富人群体。包括各种医院的各种名医、互联网界的这个欧那个欧在内,绝大多数都属于高收入群体而不是富人群体。而这些高收入群体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属于中产阶级这一阵营。对于这些人来说,收入越高,纳税也就越多。想当初自己刚工作那会,每个月缴三四十块钱的税,俨然属于穷人阵营。现在呢,买房之后就勉强迈了半只脚进中产阶级阵营吧。至于其中缘由,就不继续说了,继续说下去话题可能就比较敏感了。有想了解的,建议买一本《富爸爸穷爸爸》看一看。毕竟这公众号还打算细水长流的更下去呢~


另外,再写一点因为别的事情所带来的感悟:当人生中的不同阶段遇到相同的问题时,看问题的角度以及解决问题时所站的高度都是不一样的。用一个词来准确的形容这种感觉就是:豁然开朗。比如,我高中时数学很差,即使复读一年后,考的分数也不是很高。但是当我大一寒假回来后重新翻阅之前高考的数学题时,我发现以前的那些题很简单。高中时期,做数学题几乎不懂得融会贯通,最终陷在了数学的泥潭里无法脱身。大一再回顾时,首先想的却是该题所想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去想解题思路。近期看英语阅读题时再次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在我看来,当下恰好是做一些以前想做却没做成的事情的最好时机,如果有些事情还可以重新来过一遍的话。


时间原因,今天就写到这里。那本书还没看完,看完后计划二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后再写一篇关于那本书的个人思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谢清崎老师与编辑的合力出版,这本书的确对我们的认知会产生很大的改变。 【本书作者】罗伯特·T·清崎 莎伦·...
    文羽墨阅读 6,003评论 0 25
  • 在生活中呢很多人,一直承受着巨大的财务压力,也有的人呢获得了财务自由,这两类人之间根本的区别呢就在于思维的不同。 ...
    听雨廖哥阅读 1,007评论 0 0
  • 今天组织了读书交流会,真是很让人无语啊!为什么说两句话就那么难,虽不是难于上青天,但也相去不远了!但有时你又不能绝...
    淡之水阅读 830评论 0 0
  • 生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还是物质匮乏的时期。 玩具基本没有,能有一个洋娃娃,就是奢侈的高级玩具。沙包,踢瓦,跳绳,玩...
    驲旧阅读 908评论 0 0
  • 《山楂树》 ——海子 今夜我不会遇见你 今夜我遇见了世上的一切 ...
    宵的夜阅读 16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