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是西湖边的一名歌女,却被苏东坡视为一生的红颜知己。她出身卑微,却被后人称赞: 嫁得文人胜帝王。她与苏东坡心意相通,生死相依,是既爱他又懂他的女人,她就是王朝云。
王朝云自幼家境贫寒,8岁便沦为了西湖边的一个歌女,她天生丽质,聪颖伶俐,独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12岁那年王朝云在西湖边遇到了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苏轼对王朝云冰清玉洁的气质大为欣赏,便将她收为侍女,教她读书识字,写诗填词。王朝云欣赏苏轼的才华,也懂得他的落寞和诗意。正因为懂得,她才成了那个和苏轼心意相通的人。18岁那年王朝云被苏轼纳为侍妾,她眼睁睁地看看那个挥斥方道的苏东坡一天天变成了饱经沧桑的东坡先生。她改变不了时代的乱局,也改变不了心爱之人波折的命运,但是她愿意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最好的年华去陪他颠沛流离。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接连被贬,到了晚年又被贬到了偏僻蛮荒的岭南,苏轼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便遗散了家中的侍妾佣人,打算孤身前往。在众人各奔东西之际,只有王朝云不离不弃,执意相随,让苏轼大为感动,写下了朝云诗并引.形容她不仅是灵魂上的知音、更是忠负不渝的爱人。可惜的是,来到了恶州岭南的王朝云,不幸身染重疾,34岁便红颜早逝。这个用一生来爱苏轼的女子,临终前最念念不忘的还是自己心爱的人,她担心自己走了,没有人再来宽慰他,也没有人再能来陪伴他,没有人再能像她那样懂得他。遵照王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她安葬在了惠州西湖的栖禅寺旁,筑六如亭来纪念她,亭柱上的楹联这样写着: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信思卿。
王朝云死了以后,苏轼再也没有听过他写的那首名作《蝶恋花》,因为这首是王朝云的最爱,只要一听到它,他就会陷入到对朝云的思念,无法自拔。从杭州西湖到惠州西湖,从12岁到34岁,王朝云在她一生最好的年纪遇到了苏轼,而苏轼也遇到了一生中最懂自己的那个王期云。这是他们的缘分,又何尝不是彼此的幸运。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亲亲 10.25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