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后半辈子败给了“手机”
“娘,我去。”这是大伯这辈子撒的最大的一个谎。
据大伯回忆,芳婶后边都说了什么,他不记得了,当时只听到了“他们家人少。”
所以,芳婶话音一落地,大伯扭头就往镇上,往回家的方向走,没走多远,大伯小跑返回,冲着芳婶喊到:“我回家一趟,晚饭前我托长命(大伯一个要好的发小,那时候经常傍晚赶去粮站代值夜岗)给你信”后来,大伯说,他感觉当时的这句话里说出了很多事情。
在我的理解看来,这无异于一种决定。
我父亲讲,那时候家里总是很忙,大人们忙着农活、忙着生计,小孩们忙着掏鸟窝,忙着到处调皮捣蛋,但是我的爷爷奶奶,始终挂念着大伯的婚事,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大伯17岁还没成家的事由,父亲始终不愿提及,但我想一定很伤感。
气喘吁吁回到家的大伯,三步并两步跑到水缸前,猛的灌了几口后,又继续奔跑,跑向了田地。
大老远的我奶奶就听见了大伯的呼喊,摇摇头,回应道:“慢点跑,地里没多少活计了。”然后又摇摇头:“这孩子,遇事还是这般急。”地垄下听到大伯呼喊的李大爷笑着说到:“孩他娘,仁义保管是遇到好事了,福分吶……”奶奶听到后笑了笑没接话,埋下头继续锄地。
“娘,你跟我过来”大伯边说着,边拉住我奶奶的胳膊,“拖”到了地垄上,“咋了这是,慌慌张张的,跟鬼子进了村一样,看你衣服脏的……”
没等奶奶数落完,大伯就急着说到:“娘,我……我去……”大伯喘着气说完,奶奶问到:“哎呦,别急,俺娃要去哪是要……”
后来,这件事,全家人足足说了三天两夜,但没人知道的是,当天的下午,我大伯就给长命伯伯说了他的决定:入赘。
我父亲讲,当时全家人包括村里人都极力反对,因为大伯是长子。
我爷爷,勤劳善良又有担当的人,坐在坑上坐了一夜,最后说到,我听娃子的决定。我几个姑姑说,当时说完这句话的爷爷整个人仿佛垮了,随后又拿起锄头直奔地里,根本不管我奶奶的呼喊:“哎呦,这个死老头子,这才几更,你去地里……哎呦……我这苦命的娃……哟……”
前年就已经出嫁的大姑二姑,因为大伯的事,也在半夜驾着马车回到了家里。
那天,
我二伯说:我们一家人欠大哥的太多了,今生来世做牛做马无法报答。
我大姑讲:仁哥为了家里,为了弟弟妹妹们操劳了一辈子。
再后来,大伯成亲,一切回归生活。
但,家里所有人对大伯有着格外的尊重,那份感情,夹杂着更多的是当哥的情分,所以,这些年,爷爷奶奶去世后,我们这一大家子遇到的大事,几乎都是我大伯敲定,长辈们不会有意见,而我们晚辈有的只是敬佩和支持。
大伯,您辛苦了,侄儿能有您这样的大伯,深感荣幸,在这里,我谢谢您,谢谢您的无私付出!
在不知后方车辆第几次连续鸣笛后的我,收回思绪,赶紧加足马力冲出车道。
幸运的是,接下来到大伯过生日的酒店路途中,我都没有再遇到人民路的堵车盛况。
锁好车,看下时间12点27分,来不及抱怨的哟拿起给大伯买的保暖内衣,跑向包厢。
刚到三楼走廊,我就听到了大伯略带怒气的声音:“我真的觉得,我们这些长辈的后半生被一部手机打败了……”
【家宴篇】
“以前眼科只是五官科室里的一个,现在整栋楼都是看眼睛的。”
01
来不及多想的我,推门走了进去“大伯,路上实在是太堵了,侄子祝您生日快乐!长命百岁!”
想象中的开心氛围,没有出现,扭过头看了一圈,碰到母亲的目光后,我尴尬的打着哈哈说到:“来晚了来晚了”。
坐下后,大伯又接着说到:“玲玲(开头提到的我那位表姐)的事情,你们这些长辈还不应该醒悟,还让孩子继续这样自毁前程?”
前不久表姐因为工作,长时间的盯着手机和电脑屏,视力从原来的450左右下降至800多,还患上了视网膜血管病,听说很严重。
“不是不管,是现在的孩子,回到家就知道玩手机,看电脑,看平板,你说他几句他跟你较真,说别的小朋友为什么可以玩……根本就没法管,这已经成了社会通病。”
二姑说完的空档,三伯说到:“哎,可别提了,可是没法说,佳佳(三伯儿子)的小女儿,吃饭的时候,没手机根本不张嘴,晚上,非得看着动画片入睡,上礼拜去测视力已经260多了,才9岁的孩子……”
三伯摇摇头,脸色涨红,点燃一根烟后,接着说到:“我们这一辈人,哪有近视的,那时候有的医院连眼科都没有。”
“可不是,以前的时候,就没听说过谁谁谁去看眼睛,那时候的医院里,眼科只是五官科的一个,现在城西正兴建的那栋楼,那是专门的眼科医院,整栋楼都是啊,哎……”父亲也说到。
………………………………
这时,饭店的服务员敲门询问是否上菜,大伯这才坐回到凳子上,我们这些晚辈深知自己也是“低头族”大军中的一员,所以吃的也是“格外的小心”。
酒过三巡,不知怎的,大伯说到:“是不是在你们年轻人的心里,现在的手机、电脑比你们父母的身体、比自己的健康、比家庭聚会、比亲情更重要?”
02
晚上回到家已是9点多钟,整个下午脑海里不断的想着宴会上的事情,心里也是感慨颇深。
前不久,去楼下小型个体超市购买生活用品时,一个小男孩,大概11岁的样子,就戴上了眼睛,并且左眼被黑布遮住。
身边的同事,在我下午的仔细观察下,有80%的人都是近视,几乎人手一副眼镜。现在的人,对近视已经处于见怪不怪,不近视反而成了“稀罕物”。
每次的公司团建以及各种名义的聚会上,走完该走的流程,大家都抱着手机聊感情,更有甚者从开始吃饭到聚会结束还在忙着回微信。
地铁上、高铁上、出租上、开车玩、等车玩,真的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
甚至多个媒体报道孩子放学回家因玩不到手机,就敢同大人大打出手,甚至辍学、偷钱、骗钱等变着法的买手机,这个现象小学、中学、大学都有,甚至到了普遍存在的现状。
类似的事例太多了,我们这些人,真的用对了手机吗?最开始的时候手机、电话的作用不就是通讯工具吗?
什么时候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了不可或缺、地位堪比“柴米油盐”的物件?
想着宴会上长辈们的各种哀叹
想着全国各地不断建成的眼科大楼
想着身边家人、同事聚会、聊天、吃饭、睡觉的时候,每个人抱着个手机,那种深深的距离感,想着以后越来越发达的科技,和层出不穷的各类电子产品。
……
我们不应该警惕吗?
要知道电子产品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为自己健康负责的同时,多陪陪年迈的家人。
本文内容均为原创,严禁抄袭,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