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我正在洗澡,突然听见砰的一声,不知什么东西掉下来了,接着便听到鲁尼一声尖叫:“弟弟!”
我赶紧穿好衣服出来一看,原来是小贝把鲁尼用来储钱的玩具百宝箱摔坏了,鲁尼又生气又难过,一边骂着弟弟一边擦着眼泪。
弟弟也被哥哥的骂声吓哭了,鲁先生忙着抱弟弟,并没有对鲁尼进行过多的安抚,而是轻描淡写地说:“弟弟又不是故意的,改天爸爸再给你买个新的啊!”
本来我也想顺着鲁先生的话说给他再买个新的,可是看到渐渐已经哭成泪人的鲁尼,我立刻把即将脱口而出的话咽进肚子里,因为我突然意识到这样的说法其实是在否定鲁尼的感受,它的潜台词其实在说:“有什么好哭的?不就是个玩具箱子吗?坏了买一个新的不就行了吗?”虽然爸爸的口气并不是这样的,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
本来自己心爱的东西坏了已经很伤心,再被爸爸这么一说,又显得自己太小题大做一样,被人否定的感觉糟糕透了,甚至比东西坏了这件事情本身还要糟糕,难怪鲁尼哭得越来越伤心了。
类似的事情其实不是第一次发生了,第一次被大人否定感受的时候,孩子很快就能自我安抚,转而被别的东西吸引过去了。可是不被理解的感受却会留在心里,等下一次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时,这种不良感受就会涌上心头,更加难以排解。
日积月累,孩子就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模式:一见到东西坏了或是事情弄糟了,就立刻产生沮丧、愤怒、无力等悲观情绪,这种负面情绪控制了理性脑,就会让孩子顿时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形成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对孩子的心理破坏可就大了。
所以,一定要重视及时疏导孩子的每一次负面情绪。
以前,遇到这种事情,我的惯性做法跟鲁先生是一样的,表面上会安抚孩子,心底里却认为孩子小题大做,然后不管孩子处于什么样的情绪中,只想着尽快让孩子止住哭泣,于是会采取转移注意力或弥补的措施。
可是,最近我却时常跳出来,观察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因为我渐渐意识到,就像我昨天那篇文章提到的,父母潜意识的行为和思维习惯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
回忆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小时候发生的很多事情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母亲是个非常悲观的人,她总是坐在床头唉声叹气,向我们抱怨生活的艰辛、自己的命苦。即使现在生活变好了,她还总是会发现生活中不满意的地方。
这种悲观的情绪一直笼罩着我,每当生活出现一点点问题,我就会否定自己之前的努力,陷入焦躁不安中难以自拔,严重影响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我极力想摆脱母亲的影响,更不想让这种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再传染给我的孩子,所以我不断地察觉、反思。
带着这样的觉知,这一次,我真正“看见”了孩子。
接下来要做的第一步,是先肯定孩子的感受,给予共情。
我抱住鲁尼,轻声地安抚他:“弟弟把你最心爱的百宝箱摔坏了,你真的很伤心。”
“555~弟弟真讨厌!”
听到他说这话,我努力控制住自己,避免说出“弟弟也不是故意的”之类的话,进一步肯定了他的情绪:“是啊,有的时候弟弟真的很讨厌。”
听我这么一说,鲁尼反倒平静下来了:“我知道弟弟不是故意的,他就是好奇,什么东西都要去碰一下。妈妈,你再给我买一个吧,现在就去买!”
“好,妈妈再给你买一个,不过现在太晚了,超市都快关门了。这样吧,我在网上给你买个质量更好的。”
鲁尼马上破涕为笑,兴奋地拿起我的手机在京东上搜索起来。
事情到此似乎就结束了,可是因为最近我带着更多的觉知去观察自己和孩子,于是想到,这件事其实是教育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最好契机,不能就这么浪费了。
每晚睡觉前,我都会找个话题跟鲁尼聊天,这件事正好可以当素材。
洗完澡,我们躺在床上开聊,我问他:“你还记得妈妈最近给你讲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吗?”
“不记得了,你再给我讲一遍吧。”
看他的表情,应该是还记得的,只是他希望再听我讲一遍,于是我开始讲起来:“古时候,有个老人家里养了很多马……”
讲完之后,我问他:“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要给你讲这个故事吗?”
“不知道。”
看来他的思维还没开窍,我进一步启发他:“今天弟弟把你的百宝箱摔坏了,你觉得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坏事。”
“那因为东西摔坏了,妈妈发现原来这个百宝箱质量不好,决定给你买一个质量好的,这下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当然是好事了。”
“嗯,你看,本来是一件坏事,后来却变成了好事,不是跟塞翁失马的故事一样吗?”
他“哦”了一句,表示同意。
“当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时,我们试着换个角度看,也许就能变成好事呢。”
就这样聊着聊着,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我不知道他究竟明白了多少,但是通过这件事,我也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思维模式。
我突然明白,为什么通过那么多年的学习,懂得了那么多如何对待孩子的道理和方法,可是身处其中,直接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我仍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情绪失控。
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思维习惯真是很难摆脱啊。
这件小小的事情,也许就是我开始摆脱母亲悲观情绪影响的开端吧。我希望,无论什么时候,孩子都能习惯看到事物好的一面,愿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伴随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