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如庙会,热闹过后门依旧紧锁
七月一号两高一部新规落地,朋友圈锣鼓喧天,仿佛"执行难"这个千年老妖终于要被符咒镇住。
老赖端详着这份新鲜出炉的《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想给《新规》点个赞——这新瓶装的,怕不是五年前的旧酒?
新规第六条堪称灵魂暴击:公安机关立案后,能雷霆出击,冻结查封老赖转移的财产!债权人看得热血沸腾,以为拿到了尚方宝剑。可定睛一瞧,剑柄上刻着三个小字:"立案后"。
这"立案后"三个字,是横在债权人面前的天堑。
新规明确:公安受理拒执案,主要靠法院移送。移送时法院还得备好"铁证"——证明那老赖明明兜里有钱,偏要当铁公鸡。可法院既没刑侦手段扒开老赖的层层马甲,也没人手去盯梢老赖的别墅豪车。这逻辑闭环堪比"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哲学难题——没证据移不了案,不移案又搞不到证据。
让老赖暴力抗执?那是上个世纪的古董玩法了!如今人家玩的是"金蝉脱壳"豪华版:
公司破产清算玩得飞起,"反向人格否认"成了法律真空里的护身符;
名下光溜溜,却开着保时捷出入自家会所,生意红火似锦——你说财产是他的?证据呢?
债权人求爷爷告奶奶想查个银行流水,法院都可能爱莫能助。难怪坊间戏言:"不是不想当老赖,是恨自己没那当老赖的本事!"
新规另一亮点是开了刑事自诉的口子,美其名曰"双保险"。
可自诉门槛高耸入云,债权人一没侦探本事,二没调查令,想靠自己凑齐证据链?比登天还难!这自诉通道,更像是给"公安不立案"时法院留的一条羊肠小道,精神可嘉,却难当大任。
翻翻家底,从2015年最高法解释到2024年两高解释,再到如今"两高一部"联手,拒执罪条文越写越厚,痛点却始终如一:谁去启动那该死的财产调查? 顶层设计不把这"第一块骨牌"扶正,后续的刑事利剑再锋利,也只能在剑鞘里空鸣!
当新规如庙会般喧闹落幕,债权人手握胜诉判决却依然望"赖"兴叹时,才明白一个残酷真相:法律条文是说明书,而律师才是开锁匠。
老赖的保险箱层层加密,靠债权人赤手空拳?难!
律师的调查令、举证策略、与公检法的协作通道,才是撬动执行僵局的真正支点。 当您还在为新规欢呼时,专业律师已带着"战术手电"钻进老赖的财务迷宫找钥匙孔了。
热闹是城隍庙的,门还是锁着的。 但请记住,锁,生来就是等着被打开的——只要找对那个拿钥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