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读完了今年里的第6本书。虽然个位数的成绩不足挂齿,但对于往年来说已是个不小的进步。
这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著作,作者是法国人。读译作我向来有心理障碍——现在的译作大都只是传形,而不能传神,语法的习惯也大都不符合我这种文艺青年的喜好——读时像极了穿着一双宽大的鞋在泥泞的小道上撑伞冒着风雨前行,深一脚浅一脚,只要意志力稍一松懈,就会放弃。想当年读那些外国的文学名著时,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感觉,是不是那时候读得不求甚解,而现在总给自己压力要在书中有所收获。
读这本书花了2晚1天的时间,要问其中的收获,却还得借助写读书笔记的机会,重新梳理一次。这本书原本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而读,但读完以后,却还有工作以外,关于阅读的一些收获——
1.阅读任何的作品,无论是文学还是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内容的,都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所处的时代背景做初步的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借助网络获取。
2.对作者的任何观点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不能因主观感情盲从或反对。因为作者的任何观点、结论,都与他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我们断章取义,则丧失了以阅读令自己清明、智慧的目的。
3.科学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一些概念(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事物),本身是不带感情色彩的。如果我们要研究一些事物的特性或规律,就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它——思考如何利用它本身的特点,来改进或促成我们正在或需要做的事情。
4.读书笔记是很有必要的辅助阅读方式,哪怕你读的是一部小说。写下自己阅读过程脑子蹦出的任何句子,将来都有可能启发你或使你顿悟。
5.如果时间允许,你还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还原一本书的内容,这样,你才能真正掌握这本书的精髓,你为阅读付出的时间、精力,其价值将至少被放大一倍。
阅读的私语(四)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