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天青无纹椭水仙盆: 高6.7厘米,深3.5厘米,长23厘米,宽16.4厘米。该盆为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天青釉又名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我国古代陶书描写的青如天,明如镜,正是这种釉色特点的形容。
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
宋汝窑天青,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色调较稳定,多数釉面无光泽。是珍品中的珍品。汝窑传世作品不多,汝窑: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也列汝窑为第一。此窑烧瓷时间较短,毁于金兵入侵,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属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一。
“宋瓷天下第一”,其中“汝窑为魁”,没有开片的汝瓷则为世间极品,这是在论的。中国首部文物鉴赏专著《格古要论》称汝瓷“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釉面开片是在瓷器烧制过程中由于胎体和釉面有不同程度的膨胀变形而自然生成的,基本无法控制。
全球所有北宋汝瓷中,仅一件没有开片,就是收藏在台北故宫,编号为“故瓷017851”的“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花盆”。
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花盆,其外形有说是参照宋时木盆,也有说是借鉴漆器的造形,轮廓简约大方,由几条匀称的直线、几段完美的曲线和几个舒展的平面构成,益显端庄静雅。线条的转折、质感的温润和造型的比例使其在宁静中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水仙盆整器满布透明的天青釉,极为匀润,盆体的釉层略厚过其他的汝瓷。釉面纯洁而全无开片,据分析,是玛瑙釉中的石英在尚未完全熔融时流动所致。盆口沿处的釉层因重力所致而薄于盆体,可以隐约见到胎体的色泽。平盆底稍稍凸出略含淡碧色积釉的窄边稜。口沿与盆底转角处釉薄,呈淡淡的粉色。四只底足为云头状,釉水“柔腻如脂”般层层均匀地堆积在底足处,玉质感极其强烈。从口沿、盆体到底足,天青色的幻化完全依赖釉层的薄厚变化,单色的釉面竟能显出递进的通透层次。
在雍正后期,虽然开始仿制汝瓷,但从未达到北宋的工艺水平。可以判定,画中多宝格的两件汝瓷应当是北宋传世,而非清初仿制。多宝格左上角的汝瓷水仙盆就是这件台北故宫的镇院之宝,而右上角的汝瓷三足洗应藏于北京故宫。
乾隆帝将汝瓷水仙盆误为猫食盆的故事流传至今,皆源自一首七律诗:“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猧食器,蹴枰却识豢恩偿。龙脑香薰蜀锦裾,华清无事饲康居,乱碁解释三郎急,谁识黄虬正不如。”其实,仅乾隆十年(1745)的档案中,就出现过两次“猫食盆”的记载。估计在他即位前后,宫中就已经误称水仙盆为猫食盆。而七律诗所署的年款是乾隆廿六年,他用“便是讹传”四字表示。其实他认为诗中的真正错误,只是把小狗错当成小猫而已,因为“猧”是小狗的意思。
最为珍贵的水仙盆就是编号“故瓷017851”的那件,亦即世上唯一的无开片汝瓷。它的釉色、器形、线条以及品相明显好于其他几件,称之为天下汝瓷极品,绝对名副其实。只有它被定名为“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而其他均称作“汝窑青瓷水仙盆”。
题外话:
经常会写一些国内外画家故事、艺术家访谈、关于艺术的趣闻趣事、以及拍卖市场行情。大家还对哪些艺术相关的问题感兴趣,或是想看我写哪些艺术家的故事。
请大家在下方评论区里告诉我,我会认真阅读,也会为你写你想知道的,关于艺术的文章~
最后,谢谢你的喜欢,每一个赞,都是对我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