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是个乖乖女,从有记忆的小学二年级以来,第一第二名的奖状年年拿贴满了一墙,也是三个女儿中父母最大的骄傲。从小学到大学,基本没让父母操心过,一直沿着乖字路线一路向前。但我的叛逆期还是来了,来的不仅比别人晚,而且顽固持续,因为我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长成了一个价值观的方方面面都和父母相左的人,且性格执拗,绝不屈服。
在这里不得不提我妈的教育方式问题及性格问题。我妈是一个很强势,且事事儿要拔尖出份儿的人,从来嘴上都不饶人。我们从小就是在我妈指责、否定的氛围中长大,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摔了一个碗,那么接下来就会是:你为什么这么做?早告诉你要那么做?你这样的结果都怪你自己!.......诸如此类。前两天我看她大呼小叫的数落婳婳,童年的记忆便扑面而来,心情立即有点不好。我和我妈说,你不要老这样说孩子,你要多鼓励和引导,你总是在打击,否定,只以这样的孩子长大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完全认同你的标准,变得唯唯诺诺,怕出错,怕指责,缺乏自信;要么,就是不认同你的标准观点,变得叛逆。说完了,突然有点恍然,我其实就是第二个啊。
自从自己当了娘,我便经常反思对婳婳的教育问题。第一个强烈的反应,就是,我绝对不走我妈教育的老路,绝对不做一个强势的母亲。可见这种教育方式在我骨子里的不认可。一个妈妈,应该大部分时间是温柔的,鼓励的,引导的。但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才会保持强硬。这里的原则问题,起码到目前为止,我只定义为涉及她安全的问题,比如不能玩电,不能玩火,不能大冷天穿游泳衣等诸如此类。我生气极了也会打孩子,虽然绝大部分都会有点后悔。但还是会用这种方式告诉她,这些事情,是绝对不可以的。现在婳婳的直接反应,就是看我真生气了,她就会立即扬起小脸,堆满讨好的笑,让我有点心疼。我会用婳婳的视角去看问题,起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用她的视角。我会引导她认识美好的事物与人,我希望她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与尊重。我现在生活中的幸福,也大量来自于与女儿共处的时光,非常感谢她的到来,让我变得柔软,感觉自己重新走一遍温馨的童年之路。也许,这就是我成长过程中最最缺少和渴羡的部分。
成年后的我,处理和我家上一代的关系时,还是多了顶撞和不认可。每当我妈又用自己那一套来定义我们对错并进行讨伐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与之争执。我妈经常抱怨我的不“顺”与不“对”,而我给出的标准和她完全不同,因此往往落得基本沟通无效,不欢而散的结局。自己反思,我与我妈这一代的战争根源,就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典型。我你为什么不这样这样?你为什么不和某某某一样处理问题?还在试图将为改变成她心里顺从的乖孩子,可惜,我想不太可能。年事见长,我开始懂得多让步一些,可惜仍离她标准差距巨大,对她来讲也是巨大的遗憾吧。
关于为什么养育孩子,我们也是背道而驰,当然这和时代的烙印以及地域差别不无影响。在我父母的眼里,养育孩子最主要的功能还是为了年老时反哺他们,给他们一个幸福的晚年,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在我们这一代眼里,开始对孩子的到来感恩。我和我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和你们不同,我养婳婳就是为了付出,只要她需要我,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尽全力给她提供支持。这两种观念的差别,也就早就了我们对很多事情观点的不同。对下一代,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年老时理所当然的反哺。而我们想的是,尽力多帮孩子一把,帮他们将小家巩固的更加稳固。与之相比,我家倒是没有其他人家难处的婆媳关系,因为婆婆性格相对和顺柔软的多,因此倒一派其乐融融的感觉。公婆会尽力多帮我们一把,在这个理念上和我们对待婳婳的理念接近,同时我们感动于他们的辛劳与不容易,会发自真心的用其他形式表达我们的尊重与感谢。
很多东西, 强要是要不来,比如感情,比如发自内心的尊重与认同。以此小文献给所有的妈妈。把我们认为好的,都给孩子。把我们曾经渴望羡慕的,都给到她。不让她拥有我们的不足。对孩子多温柔一些,温柔其实才是家庭里最强大的力量。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