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实干担当蔚然成风

      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石,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然而,当前基层面临着沉重的负担等问题较为突出,为基层干部减负是现实所需。为基层干部松绑,让实干担当蔚然成风,不仅是对基层干部的关爱,更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之举。

      破除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形式主义是基层干部负担过重的重要根源之一。一些地方和部门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各种“表哥”“表姐”的填表任务层出不穷,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有的基层干部无奈地说,“白天填表格,晚上写材料,真正用于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少之又少”。要切实为基层减负,就必须坚决整治形式主义,精简会议和文件,减少不必要的报表和材料。可以推行“多会合一”“无纸化办公”,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报表,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避免多头填报,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办实事、解难题。

      优化考核评价机制,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当前,一些地方的考核评价过于注重痕迹和指标,导致基层干部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而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工作实效和群众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一票否决”事项。例如,浙江省重点整治“千分制”考核、“多头重复”考核等突出问题,通过精简考核事项,明确考核指向和指标,让基层干部清楚重点工作所在,以考促干,激发争先创优的动力。同时,减少“痕迹主义”考核,避免过度留痕管理,不再单纯以材料、文件的多少来评判工作,而是更加关注工作的实际成效和群众的反馈,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放心大胆地干事创业。

      给予更多关爱支持,激发基层干部干事热情。基层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基层干部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压力。要关心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落实好带薪休假、定期体检等制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在晋升渠道、薪酬待遇、培训学习等方面给予倾斜,增强基层岗位吸引力。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选拔重用那些在基层一线表现突出、实绩显著的干部,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