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茶Tea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终身学习是我一生的学习目标!

分享5月19日凌晨我写的一篇日记

2017年的第一天,我写了今年要完成的学习计划之一:学习一门新的技能。于是,五月份我报名参加学习中级茶艺师和评茶员的课程。

真正的零基础。因为,茶,我喜欢喝,而且也喝了十多年,但是,我喝茶只能喝出是茶叶味,在没学习茶以前,根本不懂茶,也不会品,也只是大概了解喝的是红茶,绿茶,普洱茶而已,对茶的等级分类,只认为贵的茶就是好茶,喝茶的流程就是烧壶开水把茶叶放入大玻璃杯中,用水一冲完活!经过学习茶学基础课程,对茶有了新的认知,了解茶按照加工工艺分为六大类,而且每种茶类的各自泡饮方法不同,以及茶在生活中按季节喝不同的茶,对身体带来种种的好处等等,一点点对茶的从新认识后,开始越来越喜欢上了茶。

经过四节茶学基础课的学习后,对学习中自己掌握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以便在后续课程中更好的吸收和消化。

学习一项新的技能的过程:1、听得懂。2、记得住。3、用得上。这三点,首先,老师讲的全部能听懂。第二点,记得住。不复习,一点也记不住,必须复习。第三点,不从事茶艺工作和茶行生意,没有实践经验,学习茶课前,对泡茶工具也不完全了解,自己泡茶工具也没有,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公道杯,什么是茶荷,什么是茶道六君子。总结一下,第一条,打对号,能听懂老师讲的内容。第二条,第三条,打叉号,掌握的不好。

分析并解决方案如下:

第一,听得懂。只是听进去了没有入脑,直接导致第二点,记不住,然后,第三点,用不上,不实践。

改进学习方法:1、先看笔记,加深记忆,反复回顾老师课上讲的内容,找茶样,上百度搜索,去茶行看,观察,有机会亲自去产茶地区旅游,在采茶季节,考察学习,亲手采摘,制作。勤问,本着脸皮厚的精神,不怕问些看似没有概念的问题,然后再去记忆,刻在脑子里。

2、记得住。只有一个方法,实践----就是反复练习,实操练习,加深记忆,让身体,脑,眼,手,手腕掌握每个动作要领,形成习惯,注意坐姿和茶艺展示的美感,本身,学茶,习茶,品茶就是一件美美滴事情。

实践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茶的审评和鉴赏,就像一首流动的诗,看外形,观内质,闻茶香,花香,果香,栗子香,赏汤色,绿汤绿叶,黄汤黄叶,浅黄,亮黄,金黄,杏黄,品滋味,清爽回甘,甜醇爽口,观叶底,芽叶肥壮......,品饮的过程,茶香四溢,五官全部打开,满口生香,喉韵犹存,茶的香气如一股清风,沁人心脾,全部身心得到滋养。

3、用得上。先购入简单的泡茶工具,公道杯,盖碗在家练习泡饮方法,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是一项长期过程,争取课程结束后,找地方练。

最终,习得一项技艺达到熟练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学习才能够获得。

展望:2017年到2018年,用一年时间喝上一百种茶样。记住每种茶的名字的过程,就是在记录这种茶的历史和传说。西湖龙井,碧螺春,崂山绿茶,安吉白茶,六安瓜片,竹叶青,溧阳雪芽,白毫银针,绿雪芽,白牡丹,贡眉,凤凰水仙,单枞,肉桂,铁观音,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学茶,就是在体验人生的过程,学茶,让我开启了另外一种人生。

最后,因茶结缘,结识新朋友,收获小确幸!

学习茶艺和评茶,不仅收获了一份新的技能,还收获了无限的喜悦与自身的进步!!感恩!!!

2017年6月3日 鲜花盛开的夏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 余路还要走多久 你攥着我的手 让我感到为难的 是挣扎的自由...
    心心稀语阅读 1,171评论 0 0
  • 如果有一行诗句关于你 我会从诘屈聱牙 念到 悲喜淋漓 如果有一段路途关于你 我会从薄茫寂静 走到 泪落长襟 如果有...
    苏长亭阅读 4,932评论 104 93
  • 前几年小米靠性价比、饥饿营销风生水起,不亦乐乎,但近几年,国产手机品牌都在抢占低端市场。性价比高的品牌为数不少。前...
    小小洋阅读 1,063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