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之行1

于都之行1

飞机在黑铅般的天幕下,终于起飞了,我的心也悬到半空中。

就在不久前,准备带给于都老师和孩子们的那节课,在十四班的试教妥妥地失败了。这节课设计很用心,有许多我的思考在里面,可是最大的问题——没有贴着学生走。我仍然是个讲师而不是一个导师,这样的课能带出去吗?

当然不能!改!必须改!

飞机在平稳上升,我的呼吸急促起来,一直以来,我被一个魔咒困扰着——这个课肖培东老师上过了,虽然在看他的课例之前,我的想法几乎跟他很接近,可是有点任性的我觉得不可以,要改变,要创新。但是有两个问题真的绕不过去“真将军”之“真”,本课的两个重要写法“对比衬托”。我“任性”的设计在自己的班级上得比较成功,虽然听课老师说,设计新,容量太大,那时的我仍然不死心,可是连着两次失败,我有点害怕了。

“学生才是这个课堂的主人,学生的收获才是一堂好课的衡量标准”,这话是仇老师在我遭遇《孔乙己》教学比武失败后给我的箴言。此时又回响在耳畔,我为什么要自己的任性,而丢了学生的实际呢?

当然不能!改?怎么改?

明天就要上课了,课件,设计如何调整?

调整?调整!对的,我的课只要把顺序换一下,带着学生把课文从头到尾好好地读几遍,比漫天寻找答案要好许多许多。既然绕不过去的问题,咱就不绕,贴着学生走!

飞机在天上变得平稳了,我也平静了下来,一个新的课型思路出现了,以朗读为抓手,用“军”字贯穿全文,打通文言、文意、文学、文化,争取背诵全文。

第一重朗读,读出情境感,第二重朗读,读出故事感,第三重朗读,读出形象感。第四重朗读,读出意蕴感。

利用军的四个含义,把课堂串起来,我的开始欢欣了,因为有了新思路的那种兴奋感让我在座位上开始自言自语。

继续思考,第一次读,个别读,到全班读。第二次,全班表演读,第三次,个人表演读和前后对比读,第四次读,个别比赛读。最后,全班背诵读。似乎很完美了。

今天的飞机特别顺利,没有晚点,9点45到达赣州机场,走出机场,如沐春风,完全没有丹阳的那种冷冽。

回到酒店,我快速打开电脑,重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把那些冗长而深奥的东西全删了,我心里要有学生,贴着学生走,这样的话语反复出现。

十一点半,设计成形,课件完工,我把自己扔到了床上,安然入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带着一颗闲适的心在校园里慢逛,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的味道,不觉让人感到舒畅,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步两步三步…… 也许...
    慧蜜xing阅读 222评论 0 1
  • 2017.12.9 星期六 晴 很累很快乐的一天 我的成长不是从拿到身份证起,也不是从初为人母的分水岭开始...
    暖与希望阅读 200评论 0 0
  • 文字不打烊1.9 【读书】毛姆-《月亮和六便士》第2、3、4 【笔记】“为了使灵魂安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
    MoOi阅读 714评论 0 2
  • 很多年之后再次见,我才猛然发现,竟是我记得你,而你遗忘了我。
    cxxhk阅读 15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