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和他的单点爆破3

  • 雷军的极致人生

    雷军,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中国大陆著名天使投资人。光看这些头衔,就够我们很多人望其项背的,绝对是牛人大V啊!这些都是雷军呈现给大家的极致结果,下面来分析极致结果背后的东西。

  • 雷军的极致思维

  • 极致是做到自己能力的极致,是把自己逼疯,把对手逼死。

  • 不是我们做很多事情就可以做好,我们要把要做的事情砍掉90%,只做10%,认认真真把那10%做好,就足够好。

  • 雷军的极致行动

  • 雷军在卓越网做站长的时候,实行718,每天编写3万字,发300多帖子。

  • 雷军在小米三年有一个习惯,每周一9:30到13:30,不干别的,只做一件事:与工程师、设计师、产品经理讨论把产品细节做好。

  • 雷军的极致团队

  • 扁平化组织,一个项目组,雷军任组长,里面五六个拿主意的人。两天沟通一次,有想法立刻拍板执行。

  • 没有KPI,员工只考虑两点:用户看到产品会不会惊呼;用户会不会向朋友推荐。

  • 雷军的极致产品

  • 全球首款1.5G手机,成本=定价,零利润。

  • 几十万本书,76家出版社,精选3000本书,历时两年,推出多看阅读软件。

  • 海选几十万壁纸,100万购买一张,推出小米壁纸主题。

  • 我的傻瓜运用

  • 应用雷军的极致思维

  • 极致是做到自己能力的极致,是把自己逼疯,把对手逼死。

    前两天,自己一直苦恼自己写总结没时间。但是学完雷军案例后,苦恼立刻烟消云散。因为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了吗?

    B、不是我们做很多事情就可以做好,我们要把要做的事情砍掉90%,只做10%,认认真真把那10%做好,就足够好。

    通过这句话,想到了晚上的学习。我们晚上要学的事情很多:市调案例人物背景、看冠军总结、抄书、写写画画、跟同学互动、看老大每天答疑、听课程、学习学长们精彩分享、整理并学习辅导员发的学习提醒、写总结。刚好十项内容,每一件事都非常重要,但我要砍掉90%,只选择一项,把它做到极致。

    那如何选呢?从自身优势入手作分析:a、自己有一段时间都苦恼总结没时间写,不是没得写,是没时间写。b、发现自己比较喜欢写总结的感觉,比较享受。基于这两点考虑,我选择将写总结做到极致。同时从本质入手作分析:写总结的本质是为自己,是为了自己的反思与执行。这就更加坚定了我这个选择。

    反思一:这十项内容,为什么自己之前连一项都没做好?

    因为我每天晚上基本都干了七八项,太贪了!想在每一项上都有收货,结果那一项都不精。典型的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反思二:这些道理,我之前不明白吗?那为什么还没做到呢?

    因为单点爆破没有融入到血液里,没有形成条件反射。

    1. 应用雷军的极致行动

    1. 雷军在卓越网做站长的时候,实行718,每天编写3万字,发300多帖子。

      我现在实行714到716,每天总结字数1500+,每天一篇总结。

      B、雷军在小米三年有一个习惯,每周一9:30到13:30,不干别的,只做一件事

      我现在每天晚上11点到1点,不干别的,只写总结。中间11点55到0点05休息,12点准时提交总结。

    1. 思考雷军的极致团队

      用户看到产品会不会惊呼;用户会不会向朋友推荐。

      这不就是说的东方酒店嘛!王老板进入酒店不断惊呼,最后感动的无以复加,要极力地向朋友推荐东方酒店。如何做到?——目标清晰,多想一步!

    2. 思考雷军的极致产品

      提炼关键词:全球首款、几十万本、76家、3000本、两年、几十万张、100万

      总结:通过加大思考的密度、加大行动的密度、加大突破的密度,最终实现产品的极致。

    1. 关于极致,自己的理解

      今天总结围绕极致两个字来展开,现在说说自己对极致的理解

      1)自身极致=突破=自身极限

      通过加大思考的密度,加大行动的密度,达到自身的极限,做到突破,也就是做到自己的极致。

      如果没有加大思考与行动的密度,没有挑战自身极限,那只是量的积累;突破极限后,才是质的飞跃。所以没有挑战自身极限的成长,都是安慰自己的成长。

      2)行业内顶级高手=不断突破自身的极致=加大突破的密度

      这是纵向目标细分在极致上的应用,也是“目标清晰,多想一步”的一种延伸,即“目标清晰,多突破一次”。

      3)横向比较是手段,纵向比较是目的

          我们的极限,跟雷军的极限不在一个等级上,所以对雷军的做法不能够照搬照抄。在团队中,在生活当中,有许多优秀的人,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应该跟他们比较,但是这个比较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是通过与别人比较这个手段,看到差距,然后达到我们自己提升的目的。很多人把目的当手段,把手段当目的,结果肯定是自寻烦恼。

    在想一步:提炼这句话的本质,横向比较是横向目标细分的具体运用,纵向比较是纵向目标细分的具体运用。所以这句话可以变为:横向目标细分是手段,纵向目标细分是目的;什么意思?我们通过横向目标细分将一个大目标细分为一个个看的见的小目标,这个过程是手段。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运用纵向目标细分去完成每一个小目标。各个击破的过程=纵向目标的运用过程=不断突破的过程。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雷军利用单爆思维版制定战略;时刻专注小米产品的优化和改善是雷军的战略核心;苹果一度是市值最贵的公司,超过六千亿...
      _大道无形_阅读 3,785评论 0 1
    • 今天学习雷军的案例,内容比较多。做到全部领悟可能性不大,所以总结就主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然后针对其中的一点内容...
      _大道无形_阅读 4,436评论 1 2
    • ①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如今雷军是带领小米冲击1000个亿的销售规模。而陈年率领的凡客诚品却深陷发展的困境。(本质=思...
      _大道无形_阅读 4,624评论 1 1
    • 铅灰色的天空低的像随时都要掉下来,笼罩着密不透风的学校。 一个叫林洋的学生决定去死。 第一次,放学的时候没有背书包...
      卿诚1阅读 1,859评论 6 0
    • 曾经 你是我的阳光 当黑夜降临时 你给了我希望 曾经 你是我的大海 当泪水低垂时 你给了我怀抱 曾经 你是我的花朵...
      Me李亮阅读 1,38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