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树上的喜鹊》这一课的语用点是学会根据情景进行想象。原来集中备课时,我们的落脚点,一直是在想象,可是今天再次回看课后题与单元要素,我发现“学会根据情景进行想象”其实就是一种联想。为自己的小发现,欣喜!因为联想,我听懂了动物的的话。如何落实“学会根据情景进行想象”这样一个语文要素呢?我在教学时选择了这样一个议题——听懂动物的话。
当我讲完第一部分后,我故作神秘的说:“孩子们,我天天去看喜鹊妈妈和喜鹊弟弟,竟然听懂了他们的话。”说到这里,我发现好几个孩子眼睛突然睁得大大的。看来这个问题促动了孩子。我趁机出示这样一个片段:“雀!雀!雀!”喜鹊阿姨教道。我知道,这便是a、o、e。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雀,雀,雀……”然后引导孩子体会:喜鹊阿姨只说了三次雀!雀!雀!我怎么就知道了这便是a、o、e?有的说:想象的,有的说猜测的。我告诉孩子想象要有根据,所以你们的说法可以换个词语:联想。谁能告诉我想象和联想的区别,没想到真的有孩子会说:想象可以没有参考,天马想空,但是联想却需要联系前面内容或是情景。为二年级的这个孩子点赞!因为他的解释,孩子们明白了为什么我听懂了这是a、o、e。学生说到:因为喜鹊阿姨在教自己的孩子学拼音字母,所以听到雀!雀!雀!我猜到这便是a、o、e。也有孩子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到雀!雀!雀!是一个音和a、o、e很像,所以猜想到了。
接下来我出示了第二个情景:喜鹊妈妈和喜鹊弟弟看日出。 “雀!雀雀雀?”孩子很快抓住问号猜出问话的意思“孩子,那是什么?”“看!那是什么?”“雀!雀雀!雀雀雀!”孩子们抓住情景中的关键信息“快乐”三个感叹号!联想到喜鹊弟弟说的话“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上来了!”。
学会根据情景,联系关键词去想象后,我出示了:听鱼说话!孩子们很快就找到了爷爷和我听到鱼儿说了什么?并且不少孩子都能够说明为什么爷爷和我听到的鱼儿的说话不一样。
最后进行了课后练习,根据情景联想说话!课堂上孩子们那小手就没有停过,一直喊着要说,说明让孩子去听动物说话这样的设计符合孩子的心理,触动了孩子的兴趣。精心设计的问题真的会感觉很有成就感!
遗憾的是第三篇《山雀》没有时间讲,也没有时间促使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