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中老年人在公园里,马路上,广场里走路,散步,跳广场舞。但他们中只有一部分人为了改变自己的体质,为了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做到几年如一日,甚至十几年如一日,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形体美,健康,强壮。可以说,这些人在身体锻炼方面是成功的。原因在于班杜拉所说的的自我效能感。 人们只有确信自己能做到,才去坚持。而那些每天嚷嚷着要好好锻炼,就是坚持不住的人,最后身体也不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从社会分析角度看,也就是这些人不能坚持住的根本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做不到。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人们只有下决心要改变并付出必要的努力,他们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这里涉及到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两个概念。
比如,你每天晚上都要投入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并放弃了周末的社交活动,这时你可能有一个结果期望,希望自己在这学期取得好的成绩。但是,你也可能有一个效能期望,就是认为自己不能为工作投入太多。班杜拉认为,效能期望比结果期望能更好的预测行为。也就是说人们为某一改变能坚持努力多久,取决于他们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某些改变。
又比如,我们挑战日更,挑战跑马拉松,挑战登山,挑战每日阅读计划,挑战戒烟,挑战减肥或者克服恐高等,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到日更,没有能力完成自己定的阅读计划,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戒烟,减肥或克服恐惧,那么我们就不大可能完成这些改变。
效能期望源自哪里?我们该怎样改变关于自己能力的信念?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亲身掌握经验,即过去成功获得某结果的经验。比如我自己的一个经历——登封龙山,我第一次登它时,就登到了顶,并且基本没休息,一口气上去的,那是十年前的事。有了曾经的经验,两个月前,再登它,登之前就有个信念,觉得没问题肯定能登上,这就是效能期望在起作用。与之相反,失败的经历常常导致效能期望降低,比如恐高症患者在爬梯子时总是因为焦虑而退却,因为他们以为自己爬不上去,这种信念在他的心里。 所以要改变效能期望,使做事时多体验好的经验,就能克服恐高,努力向上。
其二,替代经验也会改变效能期望,尽管没有实际经验的影响大。比如,你看到别人很轻松的完成了跳高;看到别人在众人面前讲话滔滔不绝发表演说,也没有不良结果。这时你的效能期望可能会从原来自己的“我做不了这个”转变为“如果他能,我也能。”这就是替代经验改变了你的效能期望。
另外, 言语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也是效能期望源。
因此,成功的心理咨询在于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改变来访者的效能期望。很多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信念在处理儿童抑郁,创伤后精神压力,考试焦虑,恐怖症等起着重要作用。自我效能感能对行为改变发挥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