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

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事,触动挺大的,当时觉得自己是冲动消费了,后面又觉得挺值的。但这个转变之间,心情纠葛了很久的,思来想去也没想太通彻,也以此开始今天的讨论吧。


一个朋友建议说喝酸枣仁安神,本来打算找个药店去买一些,逛街的时候逛到一个花茶店,正好看到有卖酸枣仁,便打算买一些。售货员很热情,问要什么功效,我说安神,她便说还要和旁边两种搭配效果好,我看了一下介绍,觉得不错,还没反应好,售货员就已经开始给我装起来了,说每天喝,给配15天的量,搭配好克数,就去给称重了。


称好后售货员就递给我,去交钱,当时是支付宝扫码付款,付款完之后才意识到,并不便宜,将近三百,那时候心里突然觉得有些东西堵住了,而且付款之后售货员迅速消失,去接待别的顾客了。心情并不美丽,但是已经买单,也便罢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想了想,觉得不开心,是因为本来只打算买一样,却最后买了三样吧。不得不佩服营销人员的厉害,抓住顾客心理,看出需求,就很顺利的俘获我们的钱包。


喝了两天效果就很明显了,又变得开心起来,觉得钱花的值,虽然还是觉得小贵,所幸有效果,就把不开心冲淡了很多。开始专注起带给身体的感觉来。


那几天情绪的改变,让我很怀疑消费观,很想知道怎样的消费才算是理智,买到什么东西才会觉得物有所值,到底怎样才能效用最大化,真的是个难题。


尤其是一个人一个消费观,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每次网上买东西的时候,无论价格便宜还是贵,总是评价不一。朋友说,有件衣服很漂亮,也很便宜,有人说不好,有人说好,真是选择的心情都不好了。我的回答自己都没想到,我说,买什么价位东西的人阶层基本固定了,好坏的差别,更多的看素质了。


有的人,觉得买什么都不值那个价钱,有的人觉得没有太糟糕就可以接受,挺难说的。今天看到一篇文字是说,现在我们的消费,更多的是买商品的精神层面的价值,越贵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审美层面的感情越多。那些太关注于商品本身价值而不关注商品附加的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人,就容易觉得花掉的钱是浪费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消费这东西,反正这会我说不清。但一分价钱一分货总是没错的,也许多花了钱,但是心安了。有时候省下了钱,反倒会怀疑商品是不是哪里不好,反而会影响心情。


而且,我们不能控制别人,也不能因为商人的营销就想让他们没饭吃。我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选择自己相信什么,然后再去做决定,多从自己的角度而不是商品的角度出发,这样至少每次消费,会心安一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销售高手、精英团队培训教程 完整讲义 ...
    八戒369阅读 33,629评论 10 377
  • 少年时,很喜欢一首歌,《那年夏天宁静的海》,王心凌唱的。 小心翼翼在笔记本上写下它轻唱的词,“只是太年轻,快乐和伤...
    是华华华啊阅读 4,218评论 2 3
  • 早上还没有起床,就被大雨磅礴的声音给吵醒,看了看时间才七点多,雨下得太大出不了门,我放下手机又开始倒头就睡。 这一...
    丁昱研阅读 1,690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