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零露
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做任何事情只要坚持下去,总会看到希望。如明代圣人王阳明曰:人须是知学,讲求亦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学习不但为了提高了自己才华也关乎人的涵养,学习不好是自己意志不够定,不能坚持。王阳明心学中的涵养:好学+坚持。亦如现世中的我们想学习写作或是绘画、语言、技能等知识,无一都不离开坚持。
王阳明还在读私塾的时候问老师:“何为一等事。”封建制度的科举时代,读书人做官为首要目的,小小王阳明竟说:“我认为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并这一目标努力坚持终身,终成为历史上无争议的一代圣人。
所谓坚持就是:执意不改,始终如一。是人意志力完美的表现,在成功学中,坚持是一个过程,一个持续的过程。道理懂得很多,干货方法秘决也知晓很多,心灵鸡汤也好,毒鸡汤也罢都喝了不少,可是对于挑战自己走出舒适区的目标和事情真正能坚持下来又有几个。所有方法和套路,真正可以神助功你,走上成功之路,唯一不破秘决便是:坚持,坚持也是成成功的代名词。
自苦圣贤多磨难,可以坚持过来便是成功。500多年前明代圣贤王阳明,历经被大宦官刘瑾追殺,伪装投水自尽假死,骗过追殺他的人躲过这场因自己直言,得罪把持朝政刘瑾招来的生死劫。到任当时落后又偏僻贵州龙场,坚持自己以天下为己任,成为圣贤人的目标,终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坚持不放弃理想,终得大彻大悟,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的中,向自己内心去寻找力量,而不是向外求,认定了对的事情,便去坚持并外生活去践行,坚持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的美。
王阳明是公认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没有争议的圣人。何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纵观王阳明的一生死后的后人对他总结是: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王阳明本是一介书生,为明王朝立下不少战功:平定宁王谋反,以少胜多在鄱阳湖战败宁王朱宸濠判乱;江西数十年的民变之乱等。明穆宗朱载垕评价他: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做为一个读书人,终身坚持自己的圣贤人人生理想,以天下为已任,以他功劳和聪明才智本可以官场顺风顺水,于他来说功名为身外之物,坚持圣人之道,内心的富足。
正是因为王阳明坚持和忠于自己内心和理想,立德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阳明说良知存在每个人心中,只是有些人的良知被现实一些恶习、假象、欲望、虚容之心所蒙蔽而淹没,“致良知”中的致就是发现本心,体悟内心的善的良知过程。知善恶也是为人一种价值观,作人的道德标准。知行合一意在生活中做事需从良知出发,不要止于言行在实践中去实行,当你良知和行为做到一致,也就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王阳明立言创立心学,儒学一个新门派同朱理学分庭抗礼。心学四句概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留下著作《传习录》等,当时被称为姚江学派,弟子众多。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为社会生活带来阳光与活力。
王阳明终其一生坚持自己自己志向做圣贤人,同儒家始祖孔子、儒家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一生的成就冠绝明朝,除了心学成就思想家,哲学家之外,还是军事家和政治家。
王阳明一生面对挫折,面对生死都坚守本心,坚持自己成为圣贤志向从不言弃,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去借外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