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规划时间执行计划的好习惯?(一)

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规划时间执行计划的好习惯。

很多家长都尝试过帮助孩子们去培养规划时间的习惯,但是绝大多数家长都失败了。所以我将从规划时间执行计划的步骤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典型的问题来分析阐述。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孩子们在学生阶段规划时间执行计划需要的五个步骤:任务清单、任务排序、评估时间、核对时间和计划总结。


计划五步骤

第一个步骤叫作任务清单。

想必很多家长都曾为孩子丢三落四,一会儿忘了这个忘了那个的情况而头疼。这件事情出现的本质在于当孩子们去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往往是没有条理的。而没有条理的核心要点,在于没有在心中做好归纳。

任务清单,就是能够很好的解决孩子们条理性问题的一个工具。

要做好清单,我们先得把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尽可能多的罗列出来。在罗列出来之后,我们需要在清单的基础之上再做细化。

比如说:语文作业、数学作业、英语作业、整理书包…这些我们可以作为大的分类。在这个大的分类之下,我们又可以写上小的分类:语文 1.课本 听写单词 背诵古诗 2.练习册2~3面;数学 1.… 2.…3.…;整理书包 1.检查上述作业是否放入书包 2.检查文具是否放好3.检查钥匙是否存放…


任务清单

每当孩子完成一项之后,用笔把对应的一个任务给划掉,直到所有任务都被划掉之后,事情也就都完成了。

在这个阶段,虽然说事情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因为孩子们的分类思维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养成。分类往往会出现重复交叉或者说遗漏的情况。

所以家长们往往需要引导孩子们去分析,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分类,他们还遗忘了什么,以及如何去避免此类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叫作:不重不漏,分类无交叉重复和遗漏。

第二阶段,叫作排序。

学会列好清单之后,我们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去学会排序。那么排序,我们往往可以遵循两大原则。

1.重要紧急程度选择

我们可以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程度分为4类。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和不重要不紧急四个板块来分类。重要紧急最先做,重要不紧急提前做,紧急不重要优先做,不重要不紧急最后做。


重要紧急程度排序

2、难易程度原则

当我们处理同一重要紧急类别的任务时,我们可以先完成简单的,再完成困难的。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来处理。

排序的目的,是为了让时间,能够进行合理的分配。


排序的目的

第三阶段,叫作评估时间。

所谓评估时间,是对要完成的事情进行一个时间预估。其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对自己的所有拥有的时间和任务所要需要的时间能够有一个大致的认知,从而能够合理的去分配时间。


计划并分配时间

第四阶段,叫作核对时间。

评估时间,只是对时间做出大致规划。但是具体情况,还是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

对比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对自己的速度和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有一个大致的认知。从而使得下次时间的预估能够更加合理。


核对时间

第五阶段,叫作计划总结。

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我们会需要各种问题。制定计划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所以,我们需要在任务结束之后,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比如说,这两个任务的顺序对调一下会更好;比如说这个任务的难度系数太高,我规划的时间太短;比如说,这件事情我经常要做,但是时间花费太长,我得想想是否能够有更加便捷的方式去处理。


计划总结

任务清单、任务排序、评估时间、核对时间和计划总结,以上五个部分就是我们最基础的做计划的步骤。任务清单的目的是为了让事情不被遗漏,任务排序是为了让时间可以合理分配,评估时间的目的是为了让时间能够有效划分,核对时间是为了让之后的时间规划可以更加准确,计划总结是为了之后的执行可以更加高效。


回顾五部曲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关于计划制定的第一板块的内容,下一版块我们将来聊聊这五个板块的执行过程中,孩子们会遇到什么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