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太阳,自带光环/用微笑点亮每一个瞬间
前方漫漫,征途无边
岁月老去/悄然成长
走过热闹的市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拐进一条羊肠小路,再拐两三个弯,经过一个垃圾场,几棵歪歪斜斜长了几十年的老树,到了一个铁栏杆焊成的锈迹斑斑门的前面,老大爷“京瘫”在椅子上,黝黑,发亮的皮肤褶子间挤着看不太清楚的一双眼睛。外人进去,见是背着书包的也就懒得多问一字。门旁的底板上写着黑色的七个字:“平西府弘历学校”。一张大大的福字盖住了“府”以前的字。这是一所私立学校,百度地图查不到的私立学校。
在昌平,这样的学校有20多所,为外来务工子女而成立。
外来务工的人,为了不和自己的子女分离,将自己的孩子带到自己打工的地方,但是据北京市2017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对于非京籍儿童入学要求五证齐全,同时还新增了“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对住房,居住年限,父母在京工作时间进项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户等凡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的,均不得作为入学资格条件。
而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收入很低,他们的子女进入公立学校很难,于是就在这种私立学校里上学,这种私立学校也是环境的产物。平西王府弘历小学,十几个教室容纳了师生五六百人,包括1-8年级,是的,你没有听错,一直到初二的学生。
我在这儿上学
学校的主任告诉记者,在北京市昌平区大概有十六七所的样子,他们和这些兄弟学校,近两年都遇到不少问题,这些学校的存在是因为需要,但随着北京市限令的政策,学校的生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比如说有些学校的生源下降了80%,原本一个学校有1500左右的人数,现在大概就剩下两三百人。
他说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上到六年级就会回老家,在老家继续学习,也有很多在这里上到六年级或者是八年级,就退学出去求职就业。这个和他们的家庭环境有关,父母辛辛苦苦在这里打工,为了生计而早出晚归,孩子们在学习这块很费力,很少有人告诉他们学习是为了什么,不少学生在这里都是为了混日子,熬大年龄。小孩子就想要早早出去打工,为父母减轻负担。小小年纪,都是这样的想法。
记者也问道关于教育质量的问题,主任说这些私立学校,也是归教育部门的,每年开学的时候都会来检查,学校只要保证好孩子的安全问题就好,对教育质量不作要求。
该校的老师大都是以前建校时老师,或者是通过介绍而去的老师。以平西王府弘历小学为例,共有学生500多,从一年级到八年级,老师20个左右,每个老师每天只有一节课的休息时间,教课跨度极大,七年级的一个老师,既教英语,又教语文,同时兼顾三年级,四年级和七年级,需要备很多课。
毕竟是孩子们
楼道的墙上有很多脚印、球印,有的顶上的墙皮已经翘起崩落,似有似无的一股味道弥漫在楼道里,说不出却让人反感,好在几幅孩子们的作品零星挂着,吸引走了注意力。即便如此,每次来到这里,总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身心扔了进去,跟这些孩子在一起,不为别的,只为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
热情
我们教的是三年级的小孩,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还记得第一次去上课,首先他们会要求老师做一下自我介绍,快上课的时候,不少的同学都会问你QQ号,手机号是多少,然后整整齐齐的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上课的时候,他们会很大声的站起来说:老师好!声音大到每一次都有想要把自己耳朵捂住的冲动。课堂上总是要分好多次强调纪律,不过和我们一起去的辅导员总是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制止这些纪律,比如说,党大家吵得时候,老师带头拍手,说,听到我说话的请拍手,这样教室里就只剩下了拍手的声音,老师再进一步的教课。
纯真
孩子的世界总是特别丰富多彩的,充满了想象力,记得有一个我们在教他们画抽象的画,在课堂上转悠,看他们画的怎么样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站起来,给我介绍他画的是什么,我看着他的画,不是很懂,他很认真的给我说:老师,你看出来了吗?这是眼睛,然后又说了很多其他的,我记不得了,但是自己印象真的很深刻,他指着自己画介绍的时候,仿佛自己的作品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品,不断的给我强调这只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他有什么功能。我很喜欢同他们讲话,讲着讲着会突然跳跃到另一个频道,如果有时觉得自己接不上,也没关系,因为你是不用回答的,只要你给予回应,嗯,啊,这样子,他们都会给你认认真真的讲好久。有人说孩子的画都是极佳的艺术品,因为他们有着我们所没有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创造性,因为他们抱有本真,有最纯粹的想法念头,而且会肆无忌惮地表达出来。当我见识过他们的作品和热情,我深深认同。
感恩
有一次,我们用纸黏土做手工,小朋友做的超乎我们的想象,有小兔子,有城堡,有苍蝇,有蜗牛,在下课后,他们会找到我们,把自己做的成果送给我们。当你收到来自小朋友的礼物时,真的特别开心。
表达
每一节课,我们都会有一个负责拍照的,绝大多数的小朋友都喜欢拍照,他们会在做完的时候,站在讲台上,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们会在你拍照的时候,一不小心的闯入镜头中,还会摆出不同的姿态,虽然每次我都会抓拍很多,不用任何的修饰,不用任何的技巧,他们都是最为珍贵的照片。
我不去那些景点,我不会坐地铁
一年之前放杂货用的一间屋子成为了七年级16个同学的教室。这16个同学,有的是在北京从小长大的,有的是才和父母从家乡来到这里,女生比较多一些。
进入教室的时候,教室里只有一个女生,看起来有点羞怯,以为我是她们的老师,急忙站起来。我们聊天的时候,知道她是一个月前转到这里的,对这里的不是很熟悉,似乎是有点不太习惯,总是盯着地面,问一句答一句。随后又进来的几个女生,也是把我当成老师,似乎是很惊讶,还有一个男生进来了,瘦瘦高高的很白净,一进来就做到最后一排,额头贴着课桌,玩起了游戏,一边玩游戏一边在我们聊天的时候插上一两句让人听了很想揍他的话。
在和女生聊天的时候,她们说在这里上学很开心,因为能够和父母呆在一起,而不是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对于学习似乎是没有多大的感触,似乎每个人未来的发展已经被限制了,在这里上完最后一年,就准备回家乡去上技校。一个在北京从小长大的女生说她还没有去过北京的景点呢,我问她,那你周末怎么不去啊,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可以约着同学一起出去玩?她说:周末都是宅在家里帮父母干活,或者是玩手机,然后又补充了一句:“我不会做地铁”。
和男生说话的时候,总是分成着两种类型,要不然是什么都问不出来的,说自己啥都不知道;要不然是话特别多,很欠揍的,永远都在动着,身体很夸张的抖着,边抖边动,似乎觉得自己这样很帅。当问到他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工作时,毫不犹豫的说:随便,洗车,搬砖,抽粪。
我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他们真正是怎样想的,不知道,但是,这是他们留在这里的最后一两年了,回老家上技校似乎是他们仅有的选择了。
没想过上大学
记得有一天,我提前去了半个小时,发现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在操场,我问他干什么呢,他说在等人打扫卫生,不知怎么的,就聊到这个话题,我问他,“你在这里会上到几年级?”他说“六年级”。我说然后呢?他说“干活”。
这个一下子令我震惊了,上到六年级就不上了,一直以为这是在四五线城市里的很少数的小孩才有的问题,在大北京居然也有这种现象。我问他,为什么呢?他说他哥就是六年级毕业后就去挣大钱了。我一边给他拍照,一边和他聊天,他很扭捏的站在门口,双手背后,眼神一会看向门外,一会儿低下来盯着脚,很少能正视我。 孩子不大,眼里却藏着很多故事。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受教育不是为了站上顶峰,而是为了不跌入谷底。因为第一代人的窘迫,为了生计而四处游走,居无定所,小孩子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父母也没有资源,这些孩子在过早的年龄就进入了社会,一代又一代的循环。
现在,上不上学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但“怎么上学”,“上怎样的学”已经摆在面前,教育资源的公平从来不是一纸空谈,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