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恩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十一)大明王朝恩县第一大族—郭氏家族

《兰台别记》--墓志铭集(二)明朝《郭镗墓志铭》

在翻阅各版《恩县志》,其中郭氏家族脉络清晰,家族不但明清五六百年中人才辈出,最耀眼还是明代进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郭镗。能真正反应他一生的还是从郭镗墓誌铭看出,提笔人是山东提学副使-邵贤,邵贤是宜兴进士,在山东各地都留下不少诗文。看其墓志铭可见一生跌宕起伏。

原文如下:

《故云南按察司佥事、前中宪大夫、巡抚辽东、替理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郭公墓誌铭》      山东提学副使邵贤,

郭公子声,以云南按察司佥事致仕,家居又四年以疾卒于正寝,寔弘治庚申(即1500)七月十日也。其子(郭)濋述公行实衰绖踵,余泣具言,曰:吾父不幸见背矣,惟吾子與;吾父雅厚,吾父惟瞑时,岁常抆泪以铭笔,请吾父意,在吾子为之者资考三。濋今忍死为吾父茔葬砻石具矣,愿讫一言乎。

余自释褐、筮仕即辱公知,后与公俱以罪相继谪蜀入滇,往还仕途,久辱通家。今又忝职斯土,每至恩视学,必过公,公虽疾未尝不出迓,与谈夙昔,握手虚嚱;语及边戎,辄又慷慨歌呼,矍然有据鞍之意。盖公平日以节義自许,见知己辄为之相忘。余与公辱爱诚厚矣,矧斯铭遗言在。余安忍负公,使公不瞑耶。

按状公諱镗,子声其字也。郭氏之先世为燕人,在胜国时,有諱某者仕为断事官,徒居大兴府良乡三家店,郭氏丘陇在焉。曾祖仲彬为元恩州达鲁花赤,任满当代去,恩民感其惠而留之,遂占籍于恩。祖諱宗贤,赠户科给事中,妣王氏赠宜人。父麟,国朝永乐甲午以礼经魁闱,授户科给事中,历浙江陕西二按察司佥事,为人刚明仁恕,有隐德,所至有异政,后以子声贵,朝廷推恩累赠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前母张氏、母李氏皆累赠恭人。公生有异征,童稚时体貌魁杰,视瞻匪常,教以经史即知大義。十岁失怙,李恭人性严厉。公每下帏夜诵,李必執女红以监之,公亦痛自刮劘攻苦食淡,肆力于学。

成化元年(即1465)乙酉以书经领乡荐,丙戌(即1466)登进士第,擢兵科给事中,在缙绅间蹇蹇噩噩而知无不言,言皆剴切。庚寅(1470)春,宪宗皇帝郊祀,甘露降,时大臣有欲率百工称贺者。公上疏力陈,以河南近奏地震,今甘露降祥,灾祥互见,此天心仁爱、正人君修,省恐惧之时也。宜求直言,诛谄謏,以应天戒。疏上,诏嘉纳之。壬辰(即1472)河湟兵弗解,公奉命往经略之周,历“三边”博采群议,仰权幸之扰法、罪师律之失纪,兵将之弗称者,悉易置之。河湟以宁事竣,復陈备“边”,便益三十余事。上皆俞允。

癸巳(即1473)彗星见,疏陈三事:开言路,以决壅蔽;正宫闱,以广储嗣;去异端,以正人心,皆切于时政。上特允其奏,命中臣慰谕之。戊戌(即1478)转都给事中,寻升通政司右参议。庚子(即1480)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公至严纪律、整部伍、惩贪滑。凡八阅月,远近翕然。辛丑(即1481)改巡抚大同,又奏置翔州、平虜城、宣宁等六堡,以备捍御,边人至今赖之。壬寅(即1482)三载考绩,诰进中宪大夫,推恩考妣。

癸卯(即1483)春,中官有平宠窃权者(即李孜省),公上疏劾其匪法无事而斥之,中外称快。是冬北虜举众犯顺,公与守臣出兵拒之。奈何中臣裨将麾下竟出邀功,仓卒失利被困,公復统所部出奇击之,围解、俘获甚多。上特降勒奖励。九月上遣“保国公”朱永统兵剿贼,復勒公赞理军务,既克捷,赐衣一袭,白金十两。

甲辰(即1484)改巡抚辽东,被命而言事者论“公在大同失机、隐匿”。坐落职出,知射洪县。公虽坐谪居之,裕如几微不见于颜面,日惟访民疾苦,修废举坠。先是邑民惑于鬼诬,不置谯鼓、不设奸狱。公乃杀牲为文,以祀土神,置更鼓以丽谯,设囹囵以恤罪;通衢立集以便交易;凿石为城以严保障;修预备仓以备旱涝;新先贤陈子昂祠以励后学。邑之庶政秩然,振举而蜀中称善,治者以射洪为首焉。

庚戌(弘治三年即1490)以镇巡重臣交章上荐,升云南宪司佥事,时木邦、孟定相讐,公深入抚之,復督修大罗城。久居夷地瘴疠所感,遂作痰疾,而公浩然,上疏乞归。丙辰(即1496)得旨:允北。还日惟训子侄耕读,以诗酒自娱,虽恬淡自乐以医药,然宿疾已固,竟不能起。呜呼!痛哉。

公为人闿朗轩豁,节概斩然。居常自重,不苟取與博学治闻。其为文,古雅谨严;其书行草,学“二王”、真学“鲁公”。尤喜吟作,甚古;健“五言”,清妙莹净,骎骎乎可窥“陶谢”之门;尤好读“太公”、“孙武子”兵法,暇则游于骑射之事;最精且妙援弓应的,虽老于戎务者,不及也。故识者,咸以为文武材焉。

性尤孝友,事李恭人曲顺其情,恭人尝怒痛橽之疮血成瘢,后居官扪之,辄哭曰:非吾母不得至今日也。与其弟子美,处若朋友,自少及长,无反稽语,尝语子美曰:我性缓,汝性急,可取“弦韦”,名其居,以自警,庶几变气质,以归于中也,因自号曰“弦菴”。子美,登甲辰(即1484)进士,忽以暴疾卒。公在蜀闻讣呕血,几不救。居常言及子美,辄涕泪交下,盖其亲亲之恩,天性然也。

其在谏垣几十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故当时中官、窃柄大臣、弄法者,多见劾斥免嚐,抗疏危言屡日未得旨。僚友亦为之惶惧,而公神色自若,曰“忠言获谴,固其所也”。荷主上仁圣,决无他虞,既而果得俞旨,其在宣府、大同、辽东三镇,所至仰奸豪、划宿弊,威令振肃,而兵民每怀其德如父母,然其在蜀中令五年,射洪、遂宁二邑之民思之,至有画像事之者。呜呼,若公者磊落,不羁遂其用之,大小而随试辄效,真亦经世之材矣。而其方位起,即仆未究其施,盖天将啬其身而丰其后也耶。

公生于正统(即1438)戊午十二月十一日,至是得寿六十有三。先娶刘氏早卒,无出,继娶张氏,先公五年卒,俱封恭人。子男五人:长曰:潞,前锦衣卫副千户;次即濋、次泙、次濂、次潼,濋濂潼俱邑庠生,泙,医学训科。女七:长适曹县知县阎宇;次适汉中府知府周东,次适户部员外郎张定,余皆在室。孙男三、孙女六。濋等将以是岁十月初一,卜宅于邑之四女树店东,先垅之,次与刘氏、张氏合葬焉。铭曰:

天生俊髦万夫一人,人之逢时有屈有伸。

屈伸通塞曰義與命,君子安之人胜天定。

嗟噫,郭公,

伟器夙成朝之羽翼,国之干城入居谏垣。

危言犯颜出镇边陲,力摧勍完佑治引裾。

子仪免胄直木先伐,古传谓之巧言䜛说。

舜则威之,射洪之谪,凤棘乃淹。

公如真刚愈炼愈坚,亦如干镆愈磨愈铦。

兴废举敝抚疾扶颠,丽谯留市群疑释然。

善治升闻恩雨斯濊,载迁佥宪独守风裁。

庙堂枢筦舆望攸归,勇流急退修然拂衣。

兰桂满前桑梓具在,令德考终俯仰无悔。

尔积既厚敛而未施,尔后克昌惟理之宜。

苍苍高原漯水之涘,文言凿石慰尔孙子。

褒忠显功国则有史。


郭镗,字子声,郭麟长子。正统三(即1438)年十二月十一生,成化元年(1465)举人,成化二年丙戌科(1466)进士,时年二十九岁,初授兵科给事中。后河湟士兵闹事,他奉诏经略,采用交换部队将领的办法,使事态得到迅速平息。不久改任通政司参议,又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成化十六(即1480)年八月巡抚北边重镇宣府,成化十七年(即1481)三月改巡抚大同。不久,郭镗改任辽东巡抚。成化二十年即1484年,因大同守将藏匿俘虏一事被人揭露出来,郭镗遂因同事失律受到株连,被谪知四川潼川府的射洪县,有政绩,转任遂宁知县。弘治三年(即1490)升任云南按察司佥事。当时,木邦、孟定两土司相斗,郭镗深入其所居村寨进行宣抚,事后于弘治九年以疾乞归,弘治十三年(即1500)卒于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