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看了河南籍作家周瑄璞的两部小说《芬芳》《多湾》,那地道的河南话看了真得劲!作为一条河上下的人,她比我大不了几岁,就怎么能把故乡的人和事写的那么详细而动情呢?!我的故乡—禹县,传说中禹王锁蛟的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我的姥姥我时常怀念的亲人,现在想想,却想不起来多少事!!我也想写,我的故乡,我的亲人!先写点吧,我记忆的,写到哪算哪吧。
我的姥姥
我的姥姥,大名连文化,小名连三妮,三妮三妮,她在她娘家是排名老三。姥姥姊妹三个,应该还有哥弟,记不清了。她的大姐二姐叫什么不知道,我小时候都见过,老大瘦小枯干,一子一女,儿子叫棋,孝顺吧是孝顺,但就是怕老婆,所以大姥娘的日子不好过。女儿叫啥记不清了,好像是莲,只记得在我们小学门口摆个小摊,卖些小学生吃的用的,她认识我,而我脸皮薄,怕从她摊前过,怕她叫住我,非要给我东西!她膝下好像是两个妞,二妞寻了个外地的,但是能干,在批发街搞批发,能赚钱。二姥娘高大壮硕,好像两个儿子,一个叫刘柱,一个叫栓柱,都身强力壮,也孝顺。老三就是我姥姥了,找的我姥爷是二婚,大婆有病死了。我记忆中的姥姥,个不高,但是皮肤好,嫩白,大眼双眼皮,眼窝很深。为啥找个二婚,还找我姥爷小眼肉眼坡,黑丑脾气也不好,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姥姥娘家穷!
我姥娘,连三妮,有三个闺女,老三从小就送给人家了。我妈是二妮。寻的我爸弟兄七个,我爸排行老五,我记事的时候,就只见过照片中的爷爷和躺在床上的奶奶,所以我从小是在姥娘家长大的。我是姥娘照望大了,我大姨家的两个姐姐也是,所以我的亲人是我的姥娘,她俩也是。听我妈说,小时候家里穷,自己的孩子顾不上照望,比我妈大5岁的我大姨看着她,我老娘去给有钱人家当保姆,奶人家的孩子,能拿回来点钱和馍养活孩子,那时候我姥爷干啥呢,我好像没问过了,印象中我妈好像说过我姥爷年轻时候不顾家,还抽大烟?
等有我的时候,已经是改革开放了,家里的生活还算不错,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小小的我坐在门墩上,姥娘拿着舀汤的大勺,里面是蜂蜜焙的鸡蛋,怎么那么好吃呢!!!
我姥娘的大妞,我大姨,初中毕业上了师范,成了教师,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是我的数学老师,严厉严格,我有点怕她。我记得有一次她叫我到黑板前算题,做对了,但是括号写的不好看,她还说了我。我姨其实对我很好,她的两个女儿学习都不太行,我学习还可以,我上大学的学费都是我姨给我掏的。小时候最快乐的事就是我姨家改善生活了,我印象中是做鱼了,就叫我去吃,真是美味!周末放假的时候也去,和姐姐玩,最重要的是有炼乳吃!我偷偷吃的,炼乳瓶就放在姐姐屋的桌子上,我趁没人偷偷拧开盖子,喝上一小口,太美味了!
我小时候没上幼儿园,也去过几天,不知为啥就是不去了,我妈也没强迫我。于是就整天和街上的一群半大孩子上树勾桐花吃蜜,吃槐花,吃桑椹,去人家的院子里荡秋千,下河玩水!那时候的颍河水咋恁清呢!我们小孩都使劲在里头扑腾。有一次在东关河那,正玩的高兴,忽听到有人喊涨水了,水涨了!吓得我赶紧跑,慌不择路,踩了一脚狗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