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觉是被阳光唤醒的。
窗帘没拉,阳光透过玻璃晒热了我左边的脸。刚睡下的时候,天还是乌沉沉的,在我睡着的时候,太阳竟突然间明媚地照着了。想到“太阳照着屁股了”这句话,自己忍不住笑了。
我喜欢雨。就像前阶段一直接连多个阴雨天,晾衣绳上挂满了半干的衣服,心里也不恼。如果雨不是太大,就撑着伞走走。雨天的空气新鲜湿润,草木也干净清爽,比平时多了些妩媚。不知为什么,无论多么烦躁,只要落了雨,心就得安宁。
然而,这并不影响我见到阳光也会满心灿烂。
曾经有多少日子里,因为自己的心情与执念,错怪风雨,埋怨骄阳?而今,似乎“也无风雨也无晴”,在我眼里,都是风景,都是一个“好”。
有人说,这是因为老了。如果是,只叹自己老得有点晚了。
今天早上,走在女儿的校园里,一只通体黑色的小鸟,落在我前面不远处,我站住了,静静地望着它,不想惊扰它。而它,也偏过头来,仿佛在端详着我,然后又跳到路边的草地上,随即又飞到了旁边的树上,与伙伴唱和起来。我的思绪还在继续——它叫什么名字呢?可惜我不知道。以前,在我们校园里也常见到过这种鸟,但我对它一无所知,除了它羽毛的颜色。鸟儿落脚的那棵树,这校园里有好多株,我一直想问问别人,它是什么树。女儿曾跟我说有人告诉她说是榆树。我生长在农村,应该能认得榆树的呀,然而怎么回忆,却没有一点儿记忆中榆树的印象,所以无法确定它是不是。这个校园里的许多树,我能准确地说出名字的就是梧桐、松树和冬青。
这几个月,在简书用文字记录生活,我发现,我的文字除了功底浅薄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缺乏细节。这也并非仅是我无能力用文字来呈现,而是我的生活好像根本就缺乏一些细节。也就是说,我对生活几乎没什么深刻印象。
就说那些鸟儿吧,印象中,树林里、田野里,我也见过不少呢,但真正能确保无误地叫得出名字的竟然只有燕子和麻雀!乌鸦和喜鹊是两年前才分得清它们的长相的!
小时候,割过猪菜,放过牛。但是你要让我说出一些野菜野草的名字,描述出它们的形状,我也是很为难。我真的没有认真地端详过它们,探寻过它们的名字以及更多。
曾在无数个清晨,踏过顶着露珠的草,却从来没想到蹲下来等等看,那些晶亮的露珠它们是怎样被一阵风儿拂落的,或者是怎样在阳光里消散的。
也曾跟着大人做过一些农活,割过麦子,插过秧苗,在稻田里拔过杂草。但你要让我说出它们是怎样选种、播撒、育苗……我一无所知。除了小麦和水稻,我更不清楚玉米、高粱、大豆、芝麻、山芋……这些庄稼它们确切的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只能是“大概”、“好像”、“也许是”。
我分不清节气,更不太清楚它们与农事的关系。平时记日期最常用的就是“星期几”,不看日历根本不知道“今天”农历是哪一日。
生长于农村,却不曾嗅过“泥土的芬芳”是怎样的味道。那片土地养育了我,我却并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那个村庄,有我温暖的家和亲人,却也留不住我。离开农田,离开村庄,是我年少时的梦想。曾经认为,离开它们,就是离开劳苦、贫穷、愚昧、平庸。
婚后我做了十几年的饭,水平一直在烧熟、能吃的档次徘徊。什么营养搭配、色香味讲究,几乎没考虑过。
……
几十年,大半辈子,就这么一晃就过去了。我经过了岁月,过了日子,却好像又一直浮在日子上面,生活仿佛一直“在别处”。离开了农村,并没有寻到一块理想之地。一直在赶路,却并不清楚目的地在哪里,也没认真问问自己,我又能到哪里。
可惜了我的那些好日月,就这么轻飘飘地飞逝而去,沿途的风景我都没来得及仔细看看呢。
有人说,人的生命要是能从六十岁开始,倒着过就好了。他也是要表达许多时光被虚掷,没有懂得好好享受生命吧。
好在醒来了。
我有一段时间没去南湖走走了。那湖边的芦苇枯黄了也很美吧?那喜欢清晨在栈桥散步的蜗牛,这个季节还会出来吗?盛夏里高举妍丽的荷,只留下一塘听雨的枯叶,又将是怎样的一幅画呢?
明天早上过去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