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1,悦读中队

家人们,下午好!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段话:

经典,读一句有一句的幸福,读千句有千句的收获。

  一句句经典,就像一场场春雨,滋养着你干渴的生命!

  一句句经典,就像一道道阳光,照亮你迷茫的人生。

  一句句经典,是你取之不尽的源泉活水,是你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

孩子,你知道吗?

语言的重复可以激发行动,行动的重复可以形成习惯,习惯的重复可以形成性格,性格的重复可以决定命运!

孩子,你何其幸运,每天句句经典敲打着你的心灵,如果你用心去感受,用生命去实践,必将铸就你:

无憾,无悔,无叹的人生!

这几天的作业登记本,我主要检查孩子们有没有记全,有的孩子总是忘记写,没有这个习惯。所以我对忘记登记和忘记签名的都要扣分或交出一张绿星卡哦。基本上我们几个老师都有把当天的作业发在群里,请大家让没有登记的孩子自己补上去。好不容易挣到的分数,就这样地被扣掉了,我挺心疼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晨读学习了范本的第29章,讲到中庸是古人认为的最高的境界。但是在咱们二十一世纪中,为人处世上可以讲中庸,但在学习和工作,还是要敢为争先,勇于争先的。

【原文】 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评析】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今天学习了第10课《蝙蝠和雷达》,这篇文章在上学期的课外阅读中有做到过,并有仔细讲解过,所以今天我上的相对来说比较快,侧重于生字词的教学、三个实验的教学以及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相似之处。这些知识的学习孩子们是非常感兴趣的。

今天分享的一日一得是: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徐新支

2018. 03. 2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