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裂变"三分为八”
徐怀清//《太极学概要》
01:太极学说的由来和特征
关于太极学说,从传统文化中能够领会其要旨的人并不多见,一般的可能认为宋理学的开山师祖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太极学说的蓝本。其实,周子只是讲了《易经》的大义。其《易传》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其最简要的表达。这几句话指出了宇宙乃至万物,以不断再次分化和裂变的形式产生、发展、回归和循环。但其要旨,并不是什么阴阳五行,而是集中在了"三分为八“的太极裂变。
当然了,阴阳五行作为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千万种的认识论中的一种,也是可以自圆其说的、能够讲的通的。但它必竟是古人的玩艺儿,已经沉没在万千的认识论的海洋中也是自然。而太极文化表明,千古一太极,道法太极、太极不二道,却是真真切切的、是确立的、确定的。太极的实有、实在是永恒的,太极的裂变,则是太极化生万物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每时每刻都能够有目共睹的。
在伏羲太极八卦的生成原理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悟到,伏羲皇画卦:一画立太极,太极本体独一不二;二画显两仪,太极功能一分为二;三画定乾坤,太极实质见一含三。太极八卦的完成是以三爻为体的、是三分为八的。这也就充分表明了太极事物体的产生是三维立体的,三生万物的,并足以证明了太极无三不成体、太极无三不能立,也充分说明了太极体统的确立是"三极”而立的。正因为此,我们这里所说的太极裂变、太极观念、太极文化,很显然与之东周列国期间所形成的阴阳观念、阴阳思维、阴阳文化,是截然不同的、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02:太极"三分为八”的再认识
首先,太极及其事物的自身本体是确立的,是独一不二的。太极也称太一、真一,这里就不用举例了,很显然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不二的、唯一不二的,并且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太极本质所决定的。因而我们说:千古一太极、万物一太极、一物一太极、一人一太极。
太极文化首要的追求,就是太极的整体的、立体的、本体的体统的确立、确定和恒定的不二性,太极事物的体统不立,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有了太极事物体的确立,太极事物的运化才能够得以实施。那么,其运化又是怎样的呢。一般的人们可能会认为是"一分为二的”,这也只是初浅的、低级的二分法认识论。太极事物体是立体的、三维的,因而,不可能只有一分为二的运化,也还有二分为四,但最终是三分为八的。
"三分为八"是太极立体事物的终极均衡平分。这在传统的太极易学和太极道学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肯定。伏羲皇画八卦"三爻为体"、《道德经》讲“三生万物",都是对太极化生万物、太极裂变的具体阐释。
"三分为八”是太极易学的最重要的内容。我们知道太极事物都是立体的、三维的,不是阴阳的二分的。这里讲个小故事:一个立体物,我们从其中间切上一刀,可为"一分为二",再十字切第二刀,称之为"二分为四”,还可以揽腰又切第三刀,就是“三分为八"了。注意,到此为止,是没有第四刀、五刀的,因为立体物的终极均衡平分,只能是三刀、三分为八。这也是伏羲皇画八卦,所要表达的最根本的意义。
由于人们思维方式的偏差和局限,比如,阴阳二性固化思维的狭隘和幼稚,往往是缺乏对太极事物立体的、整体的、本体的认识的。这也就造成了阶段性的阴阳文化的盛行而太极文化的失传,使得人们对太极文化的认识近乎无知。
03:太极裂变"三分为八”的要义
伏羲时期就已经成熟的太极易学,与之春秋战国后期形成的阴阳易学是截然不同的。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太极的整体裂变是三分为八的,一次裂变三分为八,得八卦二十四爻;二次裂变六分六十四,得三百八十四爻;三次裂变十二分四千零九十六,得四万九千一百五十二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世界事物的"瞬息万变"的来历了。而为了方便表达,《周易》是建立在"六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基础之上的。并且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周易》的原始卦辞爻辞中,是不存在"阴阳”一词的、是沒有阴阳表述的。也只是在《易经》孔子《易传》中才出现了阴阳的应用。这也充分说明:伏羲易、先天易、经前易,都是太极易学,是沒有阴阳文化的影子的。
而后世的阴阳易学,则主要是以阴阳为主题、为立意、为纲领、为核心,充其量不过是建立在阴阳的二性固化思维之上的,也只能是两种不同属性的虚拟的、神秘的、抽象的符号类比和借喻。
太极裂变与阴阳混变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因此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太极文化不是阴阳文化,太极之道不是阴阳之道,太极原理不是阴阳原理,太极的实有实际实在,不是阴阳的抽象虚拟神秘。
04:小结
太极学说不是阴阳学说,也不是二元论、五元论的各元论。从历史的易学、道学,到现代的科学、体统学,太极事物的立体三分、三维一体,是事物存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不是我们所简单认为的一分为二、也或一分为三、一分为五等等。而是太极裂变的三分为八。这是太极事物体的最基本的裂变方式,也是伏羲皇所画太极八卦和《老子》三生万物的具体由来和事实依据。
太极裂变的三分为八,是对认识事物的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五的整合。也充分表明了,太极事物是立体的、本体的、整体的、体统的、万变的。所以,任何阴阳的、五行的、七耀的、九宫的等等的学说和认识论,都是不能够冒充、顶替、架空、取代太极原理、太极文化的。
《焦作灵泉太极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