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次抽查互改的默写情况,因为批改人未改出错误,我念出名单,把双方各扣五分,并把当次默写罚写五遍。可能是扣分力度大,紧接着听到学生们一阵惊叹声。我心里暗暗得意,看来扣分还挺好用,以后得多用这一招。
因为是下午最后一节课,晚上也没有晚自习,下课后我收拾完东西正要走,一个女生(这里称呼她为小颖吧)拿着默写纸来讲台找我。她说前两个句子是她同桌改的,后边的句子才是她改的,并且她改的部分都没给人家改错。因为她前两个句子投屏答案的时候没跟上,然后问同桌他又不给她说,然后草草给她改了还给她的,真不是自己故意改错。然后交卷时时间也仓促,她问周边同学他们又不给她说,说着说着竟然抽泣起来了。这一下让我也慌张起来,我说那不管怎样,你这确实是人家错了你没改出来啊,再说你没跟上也可以问别的同学,问我也行啊。越说她越伤心,豆大的眼泪也开始掉下来了。这下我彻底接不了招了,我说不然不罚你抄写了,别哭啊,这多大点事啊。这时旁边有个学生说,老师,我们不怕罚抄,关键是也扣小组分了呀。这分扣的太多了。
我才知道,原来学生们把小组量化看的这么重要。可是错了确实是错了,不可能因为谁哭了一顿就把分加回去。这对其他同学也不公平啊。因为工作繁忙,后来这个事也就不了了之了。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小组量化确实是很有效的管理手段,我需要好好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