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随遇而安,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也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糕。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时候,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佚名
每个人都不能预见自己的未来,但当未来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又会觉得,本来就该如此。在现实面前,一切幻想都变得不堪一击。
我们被从小教导,要认真生活,要认真做人,要认真做事,要认真......可认真的过程,并不会必然带来认真的结果。而那些只对一件事情认真的人,确实在某一方面更容易获得成功,但是在其他方面,用判若两人可能也并不为过。人们可以为它寻求一个看似完美的解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并且获得普遍的接受。
认真,是一个难得的褒义词,我从不怀疑它的性质,因为每个人都在认真活着,认真生活。可作为一个会被副词修饰的形容词,“太”并不是一件好事。
我在小的时候,特别崇拜我的父亲,甚至觉得他无所不能,会的东西很多,不会的东西也能看看就会,而且钻研起来仿佛旁若无人。那个时候,我以为在别人口中的“认真”是对父亲认可的评价,可也因为太小,从而忽略了他们眼神中的异样和不同的语气。这种崇拜在我上大学之前一直在累积,但我却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另一个方向。人爱长大的同时,从来就不是单从你身体上的长大评论,还有思想和内心力量的成长。而我也在人生的不断经历中,变得更加地顺遂和淡然,世间万物都在自己的复杂化中复杂,认真对待,其他一切顺应本意就好。有时候与人说起,他们会觉得我觉得像是一个老年人,而我的父亲对此,也曾说我“没有一点儿年轻人的朝气”。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也有各自的人生。而对于父亲的崇拜也不再如从前那般执着,越长大,反而越难理解父亲在某件事情上认真地只是做他的事情,却从来不会顾及我们,也难以理解为什么我们总想和他说点事情的时候,有时他却还沉浸在自己未完成的事情中,或是自己要做的事情中,这种认真,让我们与他变得格格不入。而父亲过于认真的代价,反而让他在人情世故中,变得不那么合群;让他在事情得到圆满解决的同时,总是比别人慢上一大步;让他在一件事情上浪费了过多的时间,也忽略了太多的东西。这样的人生,有意义的同时,更多的是劳累。
过于认真,有时候真的会成为一种偏执。而这种血脉的遗传性,让我也会时常显现出这种特性。但人总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克制与“度”是人类衍生的智慧。最终掌握主动权的,依旧是自己。
希望我们都能对自己多一丝偏爱,该认真时坚定,该放松时自然,事情一件一件发生,日子也要一天一天去过,真而有度,更多地去享受生活带来的原始味道,生命会轻松很多。与其把问题不断抛给自己,不如把它抛向被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