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痛苦,越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我人生中,我第一次给自己煲了一碗鸡汤,并献给了工作。

当然鸡汤的起因,也是因为工作。

闺蜜说,人从吃苦的状态渐而走向舒适的生活,很难;但从舒适的状态再回去吃苦,更难。

这句话,对此刻的我特别受用。

步入工作小有三年,排除期间的跳槽休息旅行,似乎苦没吃多少,却在上份工作中找到舒适的感觉,甚至有点怀念。

 

痛苦,不让人开心,却让人更清醒


曾看到一篇文章,大致讲的是不同人的现状,从工作,职业,存款到未婚与否,一一自述,相同的是大家都是今年25岁。

15岁时,听燕姿的歌“25岁的我,想着大人的世界”  。

眨眼间,近十年,我25岁了,还这么不堪入目的样子,真的只是还在“想大人的世界”。

如今的工作,一遍遍被稿子折磨,自己的渣稿也在一遍遍折磨他人,有时候被这段过程麻木不仁,甚至绝望。

捅娄子,出错,小心翼翼做人做事,未曾感到半点自信与快乐。

虽然的确痛苦,却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想要的:沉下心来,写文章,更想挤出时间看历史,写自己想写的,写让自己高兴的。

疲惫的脑子和身躯,有时候很想停下来,好好细品几本书,多些输入。


不缺逆商,缺的是自我认知


我这么痛苦,终究是之前以为的喜欢,以为的擅长,却是缺乏准确的自我认知。

越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挫折也就越来越少,更别提需要什么从挫败中反弹起的逆商。

看看身边的同学,朋友,越是那些懂得知足的,过的越是舒坦,越是挣扎于才华和所谓的理想,越是过的拧巴。

理想固然是好,但不适合自己的,自己永远无法逾越阻碍和付出代价的理想,能打败你全部自信心,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力。

把喜欢喜好变成能力,把喜欢喜好变成一种习惯,真的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不然那些人怎么会这么厉害。


越是赢弱的成长,越让人缺乏安全感


曾一度陷入在25岁年龄的恐惧中,因为对比同龄的人已经小有成就,或者过的快乐知足。

而自己,似乎还是15岁的那个自己,抱怨,自卑,无畏的努力。

越是赢弱,越是排斥从零开始,越是越想在年龄中挖取几份资力。

但,年龄是个磨人的东西,赢弱的成长,给不了靠谱的实力,也给不了扎实的安全感。

该一步步走的还得一步步来,该补的还是得要补。


想要的生活,鸡汤给不了你


鸡汤并不能给我想要的状态和生活,却能让我看到别人喝完鸡汤后的热血,哪怕只是短暂,也是力量十足。

从舒适到吃苦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却让人明白,追求舒适,并非只是身体上的舒适,更是心理上的满足。

熬过那么多夜,并没有让人变得优秀。却没少让人看起来没精神,反应迟钝。

经历了坎坎坷坷,想寻求不过是有个释放天性的时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与快乐,记录光阴点点滴滴故事。

想法不多的时候,多看书,而不是熬着夜瞎想。

越痛苦,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要坚定走下去,做到心满意足的舒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