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并不是所有人的救赎!活在当下才是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高晓松的名言几乎人人会说,随着许巍的传唱更是深入人心,

似乎远方即是梦想可以实现的地方,诗就是生活的最幸福的模样,可是,诗和远方并不是所有人的救赎,也不是欲望的借口,它只是属于能真正地活在当下的人。

有些人毅然背景离乡,到了梦中要去的地方,却发现梦想中的地方一样有苟且的生活,而曾经出发的地方又成了新的远方,又或者更远的远方变成了新的梦想。于是失落着想是否要再次出发。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去到哪里也只是流浪,苟且的感觉一样会淹没每一天的生活

高晓松的曾经的苟且,无论是在天津饿着肚子卖唱的日子,还是海南之行失败后去到厦门流浪的日子,都还有他的吉他和他浪漫的诗话,他的诗和远方就在他每一天的当下。于是有了青铜器乐队,有了麦田音乐,有了火透全国的《同桌的你》为代表的校园民谣

之后无论是麦田之后三十几个国家的清苦的游历,还是婚姻失败后在美国那些靠朋友周济的日子,他都还有他的吉他以及疯狂的学习。他的诗和远方就在他每一天的人们所说的苟且里

即便是在2011年的看守所生活里,他仍然找一根笔芯翻译马尔克斯的经典小说,教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写关于青春的诗。

他却说那是最快乐的日子。

那个时候,他的诗和远方就在他的每一天对自由的珍惜里。再后来又有了都火得一塌糊涂的《晓说》《晓松奇谈》《奇葩说》。

诗和远方,属于在每一个有拚过的人,

而不是只空想明天,不努力当下的人。

刷屏刷不出诗,葛优躺去不了远方

诗不在灯红酒绿,远方不在日日梦乡

诗和远方,属于每天努力工作后,还能快乐听着音乐的人,

诗和远方,属于即使一间陋室,也有鲜花书香装饰的人

苟且是生活永远不可能完美的真相,

是生命各个层面的无奈,痛苦,和残缺,

而诗和远方是希望生命更成功,更美好的愿望,推动着我们前行,

整个旅途中的每一步,每一个当下,都是生命的本身,都是诗的模样。

所以趁我们还未老,赶紧去——

做一些最有意思的事情,

去一些最有意思的地方,

交一些最有意思的朋友,

爱一个最有意思的恋人,

把所有喜欢的事情都做了,

自然

诗在心里,远方在等你。

真正爱诗的人,即使无人喝彩,也会吟唱,

真正爱远方的人,路再远,也会每一天都在路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