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鲜花肆意的春天,空中迷漫着随风的花香,我想起大哥,想写写他留给我的珍藏。
我家在农村,父母务农,姊妹五个,我在黄土窝里长大。我记事那会,大哥已在老家宁陵县西大河上高中。同村的还有水哥、书腊哥、德超叔、雁须叔他们几个。后来德超叔当兵去了,书腊哥上了东北大学,雁须叔上的是广州大学吧,我已记不清了。
水哥和我大哥没考上回了家,大哥不甘心,在家复读,这时我与他接触的多起来。
大哥单独住在最西边的一间屋里,里面摆了一张废弃的门板做书桌,上面摆满了笔墨纸砚。他想学画画,他想当作家。他的桌子上摆满了绘画纸、绿方格的稿纸、还有一把口琴。
大哥坐下来学习,家里任何人都不能打扰,否则大哥会大发脾气。那时侯,我们都怕他。但我有时好奇,趁他又去南河溜达的间隙,上他屋里游逛。我看到大哥收拾整齐的一摞作文本,我好奇的翻看,哇,一篇篇书写整洁的作文吸引我不忍离开。又恐被哥发现,很是害怕的小心的看。
等院里有哥的脚步声时,我慌恐站起来,扭身走开。
大哥喜欢画画,画李清照、画马克思恩克思头像,他仿的托尔斯泰的自画像真的很好看。哥的画我闭上眼,就能看到。李清照淑女婉约,婷婷身姿,手握一卷书;马克思恩克思带自卷的发和胡须浓密,上唇边的胡子特齐整,透出政治家的深邃与刚正;托老的鬓发和胡须自然飘逸,有种文学家的俊美灵秀。
后来,我哥还让刚过门的嫂子在门帘上沿着他画好的图样刺绣李清照的像。
我哥爱好艺术,喜欢文学。他写得一手好字,我们都自愧不如。他的钢笔字隽逸洒脱,毛笔字泼墨挥毫间如高山流水,字行间有种不可言语的灵动。
大哥或许被高考压抑的太大,或许理想抱负失落后痛苦。他经常一个人默默向村庄南地的一条河走去,不走大路,而是穿过旷野田塍。爹娘就把架子车竖在院里一棵桐树上,沿着车背上的横木登上去远望大哥的背影,一直到哥回来,才放心。我有时替爹娘望着我哥,我哥剃着光头向南河走去,天天如此。
八十年代,大哥高考落榜。我现在才体会到那会大哥心里很苦,对于一个贫穷家庭来说,考上大学是件荣耀的事,没能考上心里不好受。
大哥高兴的时候,用报纸糊成风筝,领着我们在麦地里放。哥手很巧,做成的风筝飞的很高,我们跳跃在哥的周围,哥拽着风筝线徐徐的放,风筝在高空中飘舞。
大哥会吹口琴,特别在午后,大哥坐在院里泡桐树下吹“万水千山总是情”“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我听时,曲调舒缓低沉,有丝丝忧伤。有时,我趁大哥不在,我也吹,吹得不成曲,不成调,一双手拿着口琴在嘴里瞎划溜。
大哥结过婚,常常唱唐派的《打金枝》“上前去劝一劝贵妃娘娘……”一段,有板有眼很好听。
现在想想,大哥那时的高中作文我是偷着看完了,连同老师的评语。我记得很清楚,大哥每篇作文旁边,行文中,结尾处都画有画,配有插图,画的大都是花朵,彩色蜡笔画上去的。我那时感觉很好,大哥的老师评语是不让他在作文上乱画。
在家复读的大哥,看很多书,还买了好多连环画,这可好了我。我有事没事嬉皮着脸往大哥屋里蹭,大多瞅他不在家,他有一阵子向县城跑跟一位老师学画画,一去一天。我就锚在他屋里看书,看连环画。我那时,看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我的大学》《儒林外史》《水浒传》《三国演义》,连环画看了很多,哥收藏的一木箱的连环画我翻完。
我那时天真的以保尔为榜样,列文的农场我心之所向,不明白安娜卧轨自杀;关羽的死让我失声大哭,心痛了好长时间;《儒林外史》我是硬着头皮看完,里面的语言还值得留恋,《红楼梦》我是一次次下定决心看完,每次看个十来页放那,也没看下去,至今也没把《红楼梦》看囫囵。
大哥买的书我是看了,他后来写文章,以我村的人或事写成文章,让我们看,读给我们听。他写过一篇赞美我庄一个傻媳妇的故事,文中写道看似人傻,心灵很美,孝敬公公,婆婆。大哥的梦想想成为一名作家,他也投了很多的稿子,他崇拜巴金,他给巴金写过信。
我那年在阳驿上初二,我也学大哥,也写文章,诗歌、散文我都写。我写的作文被学校老师用正楷毛笔字书写在大张白纸上,张贴在校园最显眼的墙壁上;教我的语文老师王老师在课堂上念我作文时的声音、姿态,包括那天王老师的衣着,我一直都记得很清楚。
我也学大哥投稿,我仿了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写了一首诗,投给一个作家,我忘了那个作家姓名。他给我回了一封信,用蓝色墨水书写的一封信,语言亲切,有鼓舞性,还寄了一本书――《木马骑手》,书和信已不知弄那去了。
这些于大哥而言,有记忆,有难忘,抑或忘却;对我来说,大哥的言行如一粒种子,一个梦植入我幼小的内心,伴我在成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