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总结
相较于之前几个月的总结,十月的总结有点难产,头脑中思绪一大堆,却没有个头绪理清楚,拖延了几天,还是决定把自己能想到的记录下来,不去苛求一定要输出一个很完整的观点和收获,作为一个完美主义倾向的拖延症,唯有行动才是根本解决方案。
十月的最主要收获的是对于幂律法则和刻意练习的理解。
期待已久的见女神终于在10月8号长沙理性知识分子社群长沙活动实现了,非常感谢瑞熙和曹曹两位美女的精心组织,活动期间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经历的伙伴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也提出了很多困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Susan最开始提的问题,她希望能了解下大家的困惑。然而Susan最后在聊天中说“到最后也没有明白大家的困惑是什么”,当时我其实很懵,我心想每个人都提出了很多困惑啊,为什么Susan说没有明白大家的困惑是什么呢?我没有问Susan为什么,这个问题在随后的时间里时不时就会蹦出来,我不停地问自己,我的困惑是什么呢?思考之后发现其实自己也没有答案。明白这个事实的时候我非常焦虑但也很释然,这可能就是我一直觉得焦虑的原因——并没有想清楚问题的根源出在哪儿,到底什么才是我最大的困惑,没有找到关键问题,相应地也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可以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唯有自己不断地摸索、尝试和思考,经历过时间地打磨,最终才能回答自己的问题。无论是探索、尝试还是思考都不会是轻松舒服的,人本能地不喜欢不舒服的感觉,但就如《刻意练习》里揭示的习得规律一样,只有摆脱舒适区进入到学习区并加入大量重复和刻意的练习,接受反馈,不断调整最后才能习得知识和技能。
在这里,不用“学到”而是“习得”来描述这个过程是因为唯有亲身体验大量行动才是关键,嘴上说“我知道了“”我学会了“不等于这项知识和技能真正属于你,一定是要经过无法逃过的时间锤炼,与练习过程中的挫败、焦虑和迷茫等相处,以大目标为指向标积极地行动才能最终收获果实。
本月的阅读也从不同层面上反映了幂律法则以及刻意练习的效用。遇到《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和《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是闺蜜跟我聊到她儿子的英语启蒙问题后,我向理性知识分子社群的经验妈妈们求教,她们重点推荐了这两本书。我想用惊喜来形容我阅读这两本书的感觉。首先,这两本书宛如是对《刻意练习》一书中核心观念的中国实验结果,两位妈妈对孩子英文能力的培养经验很好地证明了刻意练习的作用,强烈推荐意向对孩子进行英语启蒙的家长阅读。其次,这两本书也可以供所有想要提升自己学习能力的人阅读。虽然这两本书都是讲的小朋友(3岁—10岁)的英语学习经验,但两本书共同提到的一些关于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合适所有人。比如: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都是可以培养的。无论是对于小孩子来说还是对成年人,对于陌生的东西都或多或少有抵触,未知的东西会让人有天然的恐惧感,所以如何正确地培养兴趣是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小朋友的兴趣需要家长的引导与用心观察,例如《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中的例子,最开始妈妈给孩子们读英文绘本,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是孩子天然是想和父母亲近也是喜欢听故事的,在家长“刻意“培养下,作者的两个孩子都非常喜欢听英文故事,长大后英文水平和其他各方面都非常不错。具体的方法再此不具体描述了,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买书仔细研究下。
学英语要遵守正确的顺序,“听“的能力是首位的。”听“的训练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至关重要,只会读和写,听不懂开不了口是多少学中国英语学习的痛点。对于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听力和口语是他们惧怕的东西,中国的义务教育更追求应试,粗暴一点儿讲就是重视阅读,”得阅读者得天下“这是高中英语老师常说的一句话,阅读能得高分,总分就不会太差。相对与阅读来说,高中的英语听力要简单很多,至少在我读高中的时候这样。然而到了出国的语言考试,尤其是对于针对申请美国的学生来说就变成了”得听力者得天下“,托福考试中听说读写四个单项,除了阅读完全不考到听力以外,其它三个单项都跟听力有关。抛开考试不说,拿我自己的留学经历为例,即使有一定的托福成绩,但是最开始到美国的三个月我最怕的是”听“课和交流,因为时常听不懂教授和同学在说什么,对于可以有书预习的内容,会相对好一点,因为能预设老师会说什么,但是到了没有可以提前看的内容的时候,我非常焦虑,听不懂就代表没办法跟人交流,那么我的课程参与度和小组表现就不会好,最终成绩也不会好。除了学习之外,”“听不懂”可以等同于在异国他乡强烈的无法融入感,那种感觉现在回想起来也不怎么好。同理,甚至不需要出国,假设从小在湖北生活的我,突然到了广东工作,身边的人都用粤语交流,在适应环境之前那种身在异乡的漂泊感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由此,听的能力有多么重要不言而喻。
成长型思维。阅读完两本书有一个非常强烈地感受是,在教育中,家长是否能和孩子一起学习,拥有成长型思维——对于欠缺的能力不是认为自己无力改变而是有意愿去学习和提升,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家长认为学习只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或者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帮不了孩子,那么孩子在有这样想法的父母影响下,是不利于对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的。很认同《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的作者盖兆泉的两个观点:
自己不行就去学,不会并不是什么理由,跟孩子一起学是很好的亲子活动时间。
在这个时代,学习资源太多了,不存在”我“不行,用心+专业人士总会有解决方法。
我认为这两个观点也不仅仅限于亲子教育中,对于所有人都适用。不要自己给自己设限,只要你愿意去学习去提升,资源和机会非常多,自我提升可以一直在路上,共勉。
十一月将是繁忙的一个月,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鞭策自己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加油,小胖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