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了草莓音乐节。和所有音乐节一样,这里充满了年轻的荷尔蒙,野性不羁的气氛与姑娘们脖子上的choker、大胆外露的渔网袜和精致复古的红唇相得益彰,太阳底下各种奇形怪状的人,摇滚青年们在人群中摇着大旗,喊着属于自己的口号,所有人都在尖叫,所有人都比着rock,所有人都跟着音乐摇摆肢体,你随时都可能加入一列小火车,被拉到圈圈面 “蹦迪”,挽起陌生人的胳膊跳舞。大家互不相识,却经历着共同的狂欢,拥抱彼此的孤独。
这是个虚拟又真实的世界,像一个独立的星球,人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到这里,以不同的名义,比如逃离,比如放纵,比如情怀,又或者仅仅只是消遣。不同的轨迹在这里聚合,碰撞出共鸣,平淡生活里的刺都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做多巴胺的东西。
有一部纪录片叫做《伍德克斯克音乐1969》,这是一场堪称音乐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音乐节,也是此后几十年来无数音乐节顶礼膜拜的对象。它作为音乐节经典中的经典告诉我们,音乐节最核心的元素是:音乐、相同的价值观、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一群人。
而这三点核心,也恰恰是音乐节与演唱会的根本不同。
张学友演唱会的观众,可能各个方面都完全不同,唯一的共同点只是:都喜欢张学友的歌。看“同一首歌”这一类拼盘演唱会的人,也可能仅仅是因为演出阵容里面有某个自己喜欢的歌星。
而参加音乐节的人,他们却具有着大量共同点:品味、爱好、观念等等,甚至气质。音乐节的观众,有时候甚至会忽略演出阵容,他们去音乐节,就是要和“相同的人”待在一起。
我十分偏爱草莓这个符号,它春天的水果儿,代表着年轻、浪漫与爱情,还有空气中浮动着的柔软气息,它代表着充分享受生活和音乐,在这个叫做“草莓星球”的地方,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你的任何特立独行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
这次草莓音乐的主题叫做“孤独巡游者”,官方介绍写得很有意思:
一个荒谬的艺术计划
行为表演者通过发光的串灯扮演真正的孤独巡游者游走于兴奋的观众之中
对于扮演者而言
把自己藏在造作的外衣之下旁观这次狂欢
真正的孤独巡游者只能自己与自己对话
对于观众而言
可能会看到正在人群中
但是又游离于人群之外的自我映射
如果你不把这个艺术计划当回事
那把人群中的猴子当做拍照工具也行
这群扮演者有一个名字叫做“愚蠢的孤独巡游者”。
我在夜晚见过这些巡游者,他们披着夸张的外衣四处游荡,灯串让他们看起来有点不知所措又确实闪闪发光,他们与人群格格不入,而所到之处便能成为人群的焦点。我不知道这其中有着怎样的隐喻,但我相信每一位孤独患者都存在这样的矛盾,晦涩与光芒、合群与离索、热情与冷漠,在同一个体相互抵触、循环、生生不息。
在知乎上回答过一个问题:“INFP人看起来是什么感觉”:
感知力极强,对人事常怀希望又有巨大的悲凉
仪式感,关照内心,给人的感觉绝不透明简单
你会被其美好乐观感染
也会惊惧她极度清醒绝望的内核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投射于最外在的气场往往偏冷
而接触之后会觉得很有亲和力或者很逗
再往里走,便寒气逼人
科普:
I——内倾(Introversion)
相对于外倾(Extraversion)。
INFP倾向于宁静和有所保留。于社交中,他们消耗能量(同样的情况下,外倾者获得能量)。
N——直觉(Intuition)
相对于感觉(Sensing)。
相比关心具体事物,INFP更加关心于抽象事物。他们更倾向于关注整体而不是细节,关注未来的可能性而非最切近的现实。
F——感情(Feeling)
相对于理性(Thinking)。
INFP通常认为个人偏好高于客观标准。在做决定的时候,他们通常更侧重于人情世故而非逻辑。
P——知觉(Perception)
相对于判断(Judgment)。
INFP会保留意见或推迟作出重要的决定,更倾向于“开放选择权”,更能应对变化。
这只是我结合自身和所认识的INFP型人格作出的回答,没想到获得了很多人的赞同,甚至有人表示“看哭了”。
一个朋友说:“我突然意识到,或许我从人际关系中受到的挫败感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想让身边的人看到第三层,一旦他们不理解我或者漠视远离的时候我就会很伤心。”
这种广泛的认同让我想起周国平在《风中的纸屑》写过的一段话: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我对这种孤独感无能为力,我没办法解决它,便只能与其和平共处。我与许多人一样在融入一场party的时候感到尴尬又刻意,也常在狂欢到一半时疲惫得想要逃离,我与最熟悉的人走在一起都要拼命寻找话题,没办法做到完全展示内心,我与许多人保持着貌似亲密又疏离的关系,即使你现在看到的我,也许也才不到三分之一。只是我越来越意识到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是无谓的,它并不能为你的生活改变什么,也不会显示在你的日常之中,所有我能做的只是放任它在自己的安全限度之内,然后一切如常。你依然是社交高手,依然是party queen,依然有许多朋友,最深处的东西,留给自己舔舐就好。
我把这个看做是自身与外在的和谐。
而其实往往忘掉那份第三层的孤独,你会觉得自己比想象中过得更好。
每个人皆是孤独而截然迥异的个体
往返踱步 五分钟解锁一次手机
除了屏幕上笑出花的自拍 未读消息依旧为零
阳台花瓶里插着已渐枯萎的花
瓶身贴着的卡片上写着:祝自己生日快乐
看过的电影票根 塞满一抽屉
翻翻看 也实难找出同个时段同部电影的两张?
你也许是一位“空巢青年”独居早成习惯
孤独对于你来说 更像是种安全感
KTV里人头攒动 摇骰子的声音此起彼伏
混在人群中间唱情歌 每首歌唱不到结束就主动切歌
赴一场高中同学聚会 当年的初恋好像胖了几圈
寒暄的话语刚落 彼此便相对无言
凌晨的酒吧喧嚣 酒精借你拥抱陌生人的勇气
但特写却停留在 独自走夜路回家的背影
你也许是一位“社交动物” 出现在人多的角落
孤独对于你来说 不深究也就不难受
我们生而孤独
从出生到逝去 我们都在独自与世界对话
在形单影只的时候 被人群包围的时候
千万种类中的任意一种孤独在这里都能找到
为同一首歌舞动为同一支乐队疯狂
在同一个场景里擦肩而过 在同一个酒水摊边举杯离开
即使是没有交集的过路人却都拥有着孤独的连接点
我们是浩瀚宇宙里的同类星辰
——2017草莓音乐节主题“孤独巡游者”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