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单设计

在表单里使用下拉菜单可能是一种不用思考的做法:这玩意儿不占地方,不需要做输入验证,所有平台都支持,技术门槛低,用户都很熟悉使用方法。


然而与之同时,下拉菜单又是最容易被错误使用的表单控件。它被 Luke Wroblewski (专注于表单领域的人机交互专家)等人描述成“界面设计里最后的选项”(Mobile DropDowns Revisited、Fuck Drop Downs)。

来看看下拉菜单的局限性和考量:

使用下拉菜单时,在点击展开之前,可选项全部不可见的。并且菜单长度无法一眼看出,因此用户无法预知里面是2个选项还是50个。

使用下拉菜单需要很多步骤:点击下拉菜单展开列表->滚动列表并扫视进行选择->关闭下拉菜单。

下拉菜单会让设计师变懒:很容易什么都不想,就把所有需要选择的功能做成下拉菜单(变得类似汉堡菜单那样了)。

如果列表较长,可能找起来很难,尤其是对于没有搜索功能的移动端。

在移动屏幕上狭小的菜单区域滚动时,可能有点难受。

在 iOS 上,一次可以看到的选项数量可能非常少:














三、如何让下拉菜单更加智能

也不是说任何时候都不能使用下拉菜单,有时下拉菜单确实是最合适的方式。只是请在使用的时候,最好把它设计得更加用户友好一点。(参考:Dropdowns: Design Guidelines)

有意义的提示文本:能够清晰表述,且在展开菜单之后依旧能够看得到。告诉用户你想要他们选择的是什么东西(例如“选择类别”就比“请选择”要好)。

合理排列选项:把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放在最顶上,或者干脆把最有可能的答案作为默认选项。

帮助用户选择:手机和浏览器都有办法知道日期、地址等很多其它信息。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帮助用户事先选择一次。

让程序帮用户做尽可能多的事情:如果已经知道用户所在的程序,就不需要再输入邮编。如果用户已经输入了信用卡号码,就不需要再选择信用卡类型。

考虑使用API:使用微信账号关联比填写注册信息方便多了。用支付宝付款,比网银快了


免责声明:本文未做商用,仅作为学习交流使用,文中观点归原作者或组织所有,侵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