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法国 大仲马
“人类的一切智慧包含在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基督山伯爵》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
它是对人性深刻的探讨,也是关于痛苦与希望、黑暗与光明的真实写照。
主人公唐代斯,被冤枉入狱,十四年牢狱生涯未能击垮他。
他化身为基督山伯爵强势归来,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
正如尼采所说:
“谁与命运抗争,命运终将反过来成全他。”
唐代斯的复仇,实际上是一次自我重生的过程。
复仇的背后,他学会了宽恕,也找到了属于自己内心的光明。
读懂《基督山伯爵》,就顿悟了人性。
01.不要做欲望的俘虏
唐代斯原本是“法老号”船上的大副,年轻有为,正直善良。
他与未婚妻梅塞苔丝相爱如初,他们的未来一片光明。
唐代斯即将升任船长,订婚在即,似乎一切都在向他微笑。
这时的他,春风得意,仿佛是命运的宠儿。
唐代斯有个同乡好友费尔南,他对梅塞苔丝情有独钟。
尽管知道唐代斯与梅塞苔丝早已是情投意合的一对,费尔南仍然不断向梅塞苔丝表达爱意。
面对梅塞苔丝坚定的拒绝,费尔南的嫉妒之心愈发膨胀。
当他得知唐代斯与梅塞苔丝即将订婚的消息时,嫉妒的火焰彻底点燃了他心中的黑暗。
在疯狂的嫉妒和仇恨驱使下,费尔南与同事丹格拉尔合谋,伪造了一封信。
信中暗示唐代斯是拿破仑派来的密使。
那个时候,拿破仑刚被流放,法国正处于波旁王朝复辟的敏感时期。
这样的罪名足以让唐代斯身败名裂。
费尔南向当局举报了这一消息,并在唐代斯被捕时,作为证人提供了虚假证言。
费尔南为了能将唐代斯置于死地,他甚至买通了检察官维尔福。
唐代斯最终被判终身监禁。
费尔南内心的嫉妒与欲望吞噬了他的理智,唐代斯成了无辜的牺牲者。
书中这样写到:“上帝给了人们有限的力量,却给了人们无限的欲望。”
人生中,我们总会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
是心怀善意,还是让嫉妒吞噬了我们的心?
命运可以冷酷无情,但人心可以选择温暖。
不要让嫉妒扭曲了你的心灵,反而让自己成了真正的囚徒。
02.怀抱希望前行
唐代斯含冤入狱,被关押在法国南部马赛港外的伊夫堡城堡。
他在这座孤岛监狱中,度过了14年的暗无天日的生活。
囚禁、折磨、侮辱几乎让他绝望。
他甚至曾一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个寂静的夜晚,唐代斯在牢房里躺着,突然听到墙壁另一侧传来了微弱却持续的挖掘声。
最初,他以为是自己的幻觉或是老鼠的声音。
但随着声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频繁,他猜,也许是另一位有人在挖掘墙壁。
出于好奇,也是为了寻找希望,唐代斯也开始在自己一侧的墙上摸索。
几个月后,他打通了最后一层墙土。
唐代斯第一次见到了法里亚神父——一个学识渊博的老人。
他和唐代斯一样,被不明原因关押在此。
神父因为误算了位置,才挖通了唐代斯的牢房。
两个人因此结识,从此成为了朋友。
神父成了唐代斯的精神导师,向他传授了丰富的知识:语言、历史、哲学,甚至包括如何解读密码。
一天,神父告诉唐代斯一个惊人的秘密。
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藏有一笔巨大的财富。
从此,两人就开始计划着如何逃狱,去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法里亚神父没能撑到那一天。
临终时,神父鼓励唐代斯继续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希望。
悲痛中的唐代斯决定利用神父的尸体作为掩护,藏在裹尸袋中。
当狱卒把裹尸袋丢到海中时,唐代斯趁机逃脱。
托尔斯泰曾说:
“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里的干粮。”
每一次的苦难,都是成长的土壤。
只要心中还有希望,就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生活就是这样,喜欢用苦难磨炼人心。
但它也不会亏待每一个努力拼搏的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勇于拯救自己的人。
03.爱是最后的归宿
曾经的唐代斯,开朗大方,充满活力。
14年后的他,早已不是那个阳光青年。
作为基督山伯爵的他,面容冷峻,言辞犀利,仿佛一位不容侵犯的孤独王者。
岁月的打磨让他更加坚定,他要为自己讨回公道。
为了给那些陷害他的人致命一击,他又蛰伏了整整九年,收集罪证。
这九年间,仇恨几乎让他迷失了自己。
但一个人的出现似乎拯救了他。
她就是海黛。
海黛出身于希腊贵族,家族被费尔南出卖给了土耳其人。
全家被杀后,她又被卖作奴隶。
最后,她被一位善良的商人救下,作为礼物送给了基督山伯爵。
海黛身上那种不屈的精神和高贵的气质,深深吸引着伯爵。
时间一天天过去,海黛对基督山伯爵心生感激,并深深地爱上了他。
她每一天都在为他祈祷,甚至立下誓言:“愿一生追随基督山伯爵,至死不渝。”
书中曾写到:“人在顺境中,觉得祷告不过是空洞词语的堆砌,而一旦遭难受苦,他就领悟了向上帝祷告的语言多么崇高神妙。”
海黛的深情,让基督山伯爵的心再次感受到久违的温暖与光亮。
最终,唐代斯决定放下仇恨,不再因为自己的复仇牵连更多无辜的生命。
他选择与海黛远走高飞,开始全新的生活。
人生总会遇到不公,难免心生怨怼。
但仇恨只会让我们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唯有放下执念,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这让我想起《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
他用一生去复仇,最终却在无尽的痛苦中死去。
爱与恨纠缠一生,到头来,却什么也没得到。
和他比起来,基督山伯爵是幸福的。
正如甘地所言:
“真正的力量在于爱,而非憎恨。”
爱,不仅能抚平伤痛,更能让生命重新焕发温暖的光芒。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唯有放下,才能迎接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写在最后
《基督山伯爵》中,爱与恨交织,背叛与欺骗并行,希望与复仇纠缠。
读懂它,便能窥见人性的深处,收获一份宝贵的人生智慧。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人类是内心冲突的集合体。”
只有直面人性,才能拥有更大的勇气去应对世间的风风雨雨。
愿我们无论经历多少波折,依旧心怀理解与爱。
愿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都能收获那份属于自己的安宁与自由。
点个在看,与书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