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退休了(6)


        机灵活泛的小袁是指望不上了。虽然当年老陈锻炼他打下的老底子还在,但三天不登台,功夫对半开。小袁掮客业务繁忙,以穿针引线为乐,做的是风生水起。老陈心里很瞧不起这种业务,觉得打打电话动动嘴,嘻嘻哈哈插科打诨,有啥技术含量。虽然对谁都是和和气气的,可多是溜须拍马称兄道弟的奉承,老陈觉得张不开嘴的,他反而脱口而出滔滔不绝。

        老陈有时半带生气半开玩笑说,早知如此,你何必还跟着练了这好几年,何苦啊?小袁面不改色地笑着说,要不是有师傅您领进门,我哪能这么快做这一行,我这还不是借着您的金字招牌嘛!老陈纳闷了,你这性子转的太快,我都快不敢认了,原来要是晓得你是这幅德行,我会收下你?小袁缓缓答道,不是我变性情了,是这世界变得快,我发现自己再努力,别说赶上师傅您一半功夫,就是跟大师哥比,也是拍马也赶不上啊。我琢磨着那就为师傅您服务,为大伙服务吧,这也需要人干。要不然,高不成,低不就的,还不是给您老丢脸啊?

        老陈一想,也有道理,就是有点可惜。小袁好像听到他的心里话,接着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我原来一直觉得自己嗓子动听,很多人也说我声线好,但到了团里,我才发现自己坐井观天了。我要是硬练硬上,也是没问题。不过现在啊,师傅。他停顿看了师傅一眼,有些神秘地小声说,不是我自夸啊,经纪代理这一块,没有我做不成的事!我现在可是演员中经纪代理水平最高的,也是经纪人中表演水平最高的。印的名片不敢给您老,我也有好几个斜杠呢。

        老陈一下子懵了,斜杠?斜啥杠?小袁尴尬着说,就是身兼数职,我接了好些活呢。

        就说话这么一小会功夫,小袁的电话就没闲着,叫得比夏天的蝉还要烦人,甩也甩不掉。老陈也是上次才知道小袁整天忙些什么。那次团里接了上级交给的一个大活,安排他们借着回归周年纪念之际去慰问香港同胞。这对团里可是史无前例的,听说也是团里领导活动了很久才争取到的,领导拍着胸脯表了决心,必须成功,没有失败。在协调对接时,遇到大麻烦了。香港方面提出多安排几个粤语节目,这可把团里愁坏了,平时大家不说粤语,说不来这秦淮河吴侬软语再加上饶舌的超难组合。通过组织向广东剧团求援,也不理想,说抽不出更多人手,只能支援两三个演员,一问名号还都是无名之辈。团里领导急的像火上房,zheng治任务必须完成,这不光是个人和剧团的小事,他还联想到了更高层面的事,这可怎么了得?小袁不知从哪里听说了,主动请缨打了几个电话,跑了一趟,就找好了两位刚退休的名角当台柱子,当然其他安排都一律从优。团领导这才领教到他不可思议的调动能力,这简直就是跨界艺术总监啊。事后专门请客表示感谢,还拽上了老陈,老陈本来无功不受禄,但领导非要他出席不可。不知是小袁看了师傅的面子,还是越来越谦虚自持,对领导表现得毕恭毕敬,找来助兴的几位粤语演员也现场展现了各自绝活。他私下还跟领导汇报说,就是开一个粤语专场也能妥妥拿下,在场的听后都不禁对视了一番。领导赞不绝口,他也打开了与团里精诚合作的通坦大路。老陈虽然仍觉得弟子不务正业,但他也觉得脸上有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与老陈配合最久、默契无二的金牌搭档,是老苏,外号“苏武”。苏武是上海人,但性格却是山东人,说话做事利索果敢...
    斜风细雨吹阅读 420评论 8 8
  • 老陈没想到后面变得更大。几年前那天下午,老陈正在和团队排练,市场负责人赵总却独自来了,在一旁很有耐心地看着...
    斜风细雨吹阅读 274评论 4 11
  • 街头拐角工作室里,一老一少坐着热烈地谈着什么。老者穿着运动装,头发半白,精神矍铄,青年身着休闲西装,是白领...
    斜风细雨吹阅读 534评论 4 16
  • 友人老陈,随母姓,是与我同单位的文职干部,平时做些下情上报,上情下达的工作,别无本事,唯凭一支笔吃饭。笔虽比那斧头...
    雁韧阅读 1,269评论 26 32
  • 生活的面具总是罩在本色的演绎下,像隆冬时节结了冰的溪流,之所以称之为溪流,是因为冰层下它依然在潺潺流动,不曾有片刻...
    海之贝阅读 1,636评论 6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