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时间颗粒度,正在影响你做事的方式

把时间往小了拆,这就是我对时间颗粒度的核心想法。

市面上,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论,是让我们以1小时或30分钟为单位来安排工作。但是,这样的节奏对当下快节奏、高碎片化的时代,显然太慢了。我的时间划分是以15分钟为一个最小单位的。

比如,我1小时能写1000字。但是后来我发现,在高效状态下,我15分钟,可以写接近350个字,也就是说,3个15分钟,我就能写1000个字了。

那么,3个15分钟是多长时间?45分钟。对吧。然后在重复强迫自己15分钟写出350个字的训练后,这种微压力对提升效率很有效。

换言之,我之前以1个小时划分写作节点是有浪费的。即便我状态很好,可能很快写完1000个字了,但我下意识地还是要把这个时间拖到1个小时。那么其中的15分钟就被我白白浪费了。

你做一件事,把它拆成了4个15分钟。突然手机出现个信息,你正好在第二个15分钟开始的时候,你就可以暂停第二个15分钟,处理临时事件。解决后,再进行第二个15分钟的任务,完全没压力。

可是,如果你以小时或者半小时划分,第二个15分钟,正好处于任务进行了一部分,你肯定就会不爽和纠结,到底要怎么办?

这就是细分时间的奥妙所在。

时间和时间是不一样的。考试的最后一分钟、上网读八卦的一分钟,连续做俯卧撑的一分钟。在物理上,虽然都是一分钟,可是放在一起一比较,你就知道它们明显不同。这每一分钟的价值源于你对它们的使用方法。

换句话说,15分钟里的1分钟,和1小时里的一分钟,你更容易浪费掉或者扔掉哪个呢?一定是后者。因为你想着还有59分钟可以用。而15分钟里的1分钟就显得非常宝贵。

在“细分”思维下,你才觉得时间值钱。

大家在做时间划分时,也最好往小了拆,你对时间的颗粒度越敏感。碎片化时代,你就能把自己做事的时间颗粒度压缩再压缩。直到随时停下来都OK,不怕打断。

作者:安叔,精要读写营创始人、每年读1000本书的干货读写人、剽悍晨读副主编、知乎阅读大V内容合伙人、多公司内容顾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就那么一句话顾眠变成了佐佑的主治医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第二天院长驾到说,顾教授啊,佐佑的主治现在是你了。所以...
    Tsandoku阅读 1,534评论 0 0
  • 奏不出那个音符 亦如发不出声的喉咙 琴声在叹息中寻找 谁在闭着眼奔跑 风 带着嘲笑的腔调 挑衅鼓胀的耳膜 雨 携起...
    飞雨散雪阅读 3,244评论 5 13
  • Day 39+6组161号Nancy+《财务自由之路》 【旧知】 我习惯去预估做一件事情的时间,觉得自己很快能做完...
    NancyYan阅读 861评论 0 0
  • 今天和茆同志带翔同学报名的时候,遇到了他以前的一个同事,后来茆同志跟我说这个女同事和老板有暧昧关系,所以如坐...
    爱自满溢阅读 1,59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