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讲了起步阶段外语学习者(即:指零基础或认识少量单词,听、说、读、写基本不会的学习者)如何学对发音。本文开始讲该阶段学习者如何学对对象。学习对象即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参见学外语: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语言形式包括:单独的字词、词组、搭配、固定表达式和语法。
1. 单独的字词
单独的字词通常是一门语言中能独立存在的最小意义单位。比如,汉语“书”,英语“book”,日语“本(ほん)”。它们也通常是词汇书或词典里列出的条目。认识单独的字词对阅读有直接帮助,对应付那些考核目标是阅读速度和字面意思的阅读理解试题有直接帮助。但是,要实现用外语交流(学外语的最终目的),仅学单独的字词远远不够。
2. 词组
词组是由几个单独的字词组成的有独立意义的语言使用单位。比如,汉语“一望无际”,英语“play fair”,日语“おやこどん”。掌握词组对听和读有一定帮助,但帮助最大的是说和写。对于听、读,如果不学这些词组,我们也能根据每个字词的意思猜出词组的大致意思,所以不会有很大理解障碍;如果掌握了这些词组,我们听、读时信息处理速度会提高(听时大脑有预期,比如听到“一望”可以猜出后面是“无际”;读时无需读每个字词,整体扫一眼就行了)。
对于说、写,如果没学这些词组,我们在运用时要临时找字词来组成,一方面占用时间导致表达不流畅,另一方面我们的语言多半没这么简练,即使有时候我们也形成了同样的形式,我们可能不确定以该语言为母语的人是否这样表达;如果掌握了这些词组,说、写时直接从大脑找出现成词组,因而表达准确流利,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出错或出现中式外语。
英语的名词,因冠词的使用,尤为值得以词组形式学。
英语中名词分可数和不可数。可数名词有单复数形式。复数形式有构成规则,但也有众多例外。单数形式前面有三种冠词形式:a,an,零冠词(就是名词前面没有冠词)。比如,a school,an apple,go to school。不可数名词前不加冠词,和可数名词的零冠词情况看似一样。汉语中名词不区分是否可数,也没有冠词,不难理解冠词误用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常犯的错误[1]。
英语名词应该怎样学呢?学一个英语名词要学其本身和多种变化形式。例如,school(学校),我们要学①这个名词本身school,②复数形式schools,③与冠词a形成的词组a school,和④零冠词情况的词组,如go to school。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有没有搞错,学一个名词school要学四种形式,这不是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吗?只学school,然后记住它是可数名词,用的时候单数形式在前面加冠词a,复数形式在后面加s,这不是更简单高效吗?是的,学这一个名词,的确高效。问题是:英语中名词众多,怎么记得住哪个可数不可数?有人会说能分割的为可数,不能分割的为不可数。Cheese(奶酪)能分割吧,但通常是不可数名词。Headache(头痛)能分割吗?但它是可数名词。
即使我们能记住某个名词可数不可数,使用时临时加工即费时又易出错。记住了某个名词是可数还是不可数,熟知单复数形式变化规则,在说或写时我们要临时加工组装,这需要占用我们有限的注意资源。在说、写时,我们还要考虑谓语动词的时态,数的一致,是否要倒装等等,这些都只能在表达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需要临时考虑、加工的因素多,自然会顾此失彼,不是这里错就是那里错。显然,这样学名词,难以实现准确流利地用英语交流。
一个名词学多种形式看似慢实则快。初学时,快速在大脑形成网状结构。外语学习与语言记忆(上篇)讲过字词在我们的大脑形成网状结构。学一个名词的多种形式就是有意识地帮大脑形成这样的网状结构。否则,依靠大量接触让大脑自己去形成这种结构要慢得多。复习时,重复的是名词的多种形式,即强化记忆的是我们需要记的对象。如果用传统方法学名词,复习时重复的通常是该名词本身,很少顾及其它形式。即使复习其它形式,重复的通常是规则,而规则往往是我们熟知但又难以实现运用自动化的。
学名词的多种形式有两大好处。第一,学习效率高。从开始就帮大脑搭建起网状结构,遇到任何一种形式都能激活其他几种形式[2]。就如一张蜘蛛网,一个节点被击中,其周围的节点是否也会轻微震动呢?被激活一次相当于复习了一次,而且不需要我们额外花时间,这不是更高效吗?第二,运用准确流利。大脑里有现成的使用形式,需要时找出来,无需临时加工,当然快、准。即使不是直接找到到某一种要用的形式,但只要能找到一种形式,其他形式被激活,也能很快找出来。
小结:
● 学外语,单独字词的学习仅是词汇学习的一部分。
● 学习词组能使外语表达准确流利。
● 英语名词,学习其多种形式不仅高效,而且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完)
如果想看作者前面的文章,可直接点击下面的链接或进入作者主页。
参考文献
[1] 王初明,2009,学相伴 用相随[J],《中国外语》(5):53-59.
[2] Carroll, D. W. (2008).Psychology of Language(5th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后续文章
(针对零基础学习者)
学外语,学习对象系列二:高频词
学外语,学习对象系列三: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