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洗澡,皮肤好好,吼吼吼~
在学校里,我喜欢每天冲个热水澡,喜欢那种放松、自在的氛围,也喜欢那种暖烘烘、飘渺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和跑步的时候一样,洗澡时会不知不觉神思怅然。抓住一缕思绪,可以咀嚼很久。
(找张配图,险些忘记自己说到哪儿了)
我想起初中数学老师和我聊的一段话,
“我看了你的卷子,怎么说呢,没法说,我甚至不能批评你的学习,都是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类似于‘1+1=3’的问题,你觉得遗憾啊吗?”
“遗憾!”
“你觉得能避免吗?”
“能!”
(数学老师露出迷之微笑)“说实话,我觉得不能,当然下面这些话,我也只跟你说一遍。”“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些错误归咎于粗心,认为下次不粗心就好了,可是你想过吗?你不粗心还是你吗?现在我就可以断言,你以后会一直粗心下去的。”
我错愕。
现在回想起来,自然不会还纠结于几张卷子,几道错题。
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换句话说,提升自己最高效的方法就是补短。
而老师的那些话,在我想来又恰恰与之相反。在一番思虑之下 ,我更认可老师的说法。
每个人在成长到一定时期,很多偶然也就成了必然,我把它看成一个人的特质。人之所以有短板,是因为部分不好的特质业已形成。
很多时候,当一件事做得不够优异,我会分析原因,往往都能找到这些特质。然后下定决心,要改。
现在我问自己,改掉了吗?
呃。。没有。
我不觉得是不够努力的问题,因为没法预估这些特质出没的时间、地点。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一味与之较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我真怕自己会神经衰弱。
承认“本能够……”乃“不能够……”
认为特质可以改掉,很容易增加了遗憾出现的概率。“遗憾”是一个很伤感的字眼,也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字眼,它能缚住一个人,停滞不前。
与其如此,不如任性地说,“改不掉”。也就是承认“本能够……”乃“不能够……”。
这样才能把关注点移到其他可操控的地方,找到优化这件事更有效的措施。
——扬长
就像老师还说了一句话,“为了抵消粗心失的分,你要会做更多的题,尽量不放过任何一道难题。”
撇开做题,细细想来,另有一番解读。与其与短板殊死搏斗,不如扬长。
随性一写,不知是否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