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成家立业,或者反过来说业立家成。孰先孰后,争论不止。这个我认为是没有一个定式的。非要有一个定式,那可以是遇贵人先立业,与良人先成家。而我是先做着这个行业,有贵人领进门。我是在2015年底结婚,也刚好是在同年进入教培行业。老天的眷顾让我成家立业都在相同的时间点。现在回过头看是如此,其实在当时根本不具备分析辨别这个是否是我们所说的“业”,只是有一个事情在做着,对事情的判断和分析能力还是不强。就这样坚持了3年,在第四年的时候自己单独出来做。并开始以道和书院的名字展开工作。当时对是否还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是有怀疑的。像我们之前说的培训行业的5种方式,我一个都不具备,也没有教学能力,没有资金,没有跟着一起走学员,没有强有力的老师。我是否要坚持这个行业,不迷茫,不恐惧是不可能的。当时我列了十条我要做这个行业的理由,现在很多已经想不起来的,大致还记得有几条:1做了三年,已经有初步的运营经验了。2.传统文化在未来一定是有前景的。3.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是我目前能接受的。4.新做一个行业我不确定再花3年时间我一定能做好。5.我接受不了早九晚五的打卡上班的生活节奏。6.我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组建一个事业,这也是我一直想过的生活。其实最终决定继续从事这个行业的是第6点和第3点。也许我内心里面就是喜欢去探索,去建立一些东西。在我大学的时候,有一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每个人把自己毕业后想做的事情写在纸上,我写了两个字“下海”,现在想想确实是下海,茫茫大海,要自己找方向了 。我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工商管理,原来不知道工商管理到底是出来干嘛的,我觉得有工商二字的,应该是和商业有关。仅仅依于此,报考了大连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专业就是一个假大空的专业,没有实际的用途和指向。但是当时我不具备筛选专业的能力,家里面父母也是我务农的,能供我上大学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在专业指导方面给不了任何意见。不像现在的孩子有视野广阔的父母给与意见,我那么多的专业报考指导。这些我都没有,都不具备这个资源。所以也许是骨子里的意识,就要从商,冥冥之中走上了这条路。所以从事这个行业是自己能完全根据自己的设想去实施。这也成了我继续从事教培的核心考量。当然做到后面后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参与的人越多,牵扯的事情就越复杂,需要平衡的方面的越发广泛。当然这是后话了。其次让我做这个行业的原因很直接:没有钱!如果我要从事其他行业,租门面,设备等等几万块钱我都拿不出。所以我不懂现在创业的人们动不动就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投资,我们所在的城市也没有一二线城市那么成熟的融资渠道,所谓的投资者,他们的初始条件比我好太多了。是我完全不敢想象的。我最初开始的资金,是用我爱人的信用卡,套了2.5万出来做初始资金。其中一万元用于购买教学系统,这个也是我至今引以为豪的决定,在一个学员都没有,初始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花“巨资”购买教学系统,一开始就着手建立信息化。这个决定也是让我们书院至今都受益的,现在很多同行,做了很多年都没有引入信息化管理。这也是我和原来分道扬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没有信息化的支撑,很难做大。剩下的1.5万还要交押金和房租,押二付一一起是5700,那么就还剩下9300.我用剩下的9300采购教学用具,空调,布置教室,简单装修。这样就开始了道和书院的创业生涯。现在可想而知当时的环境有多简陋了,起点有多低了。
当时我有的授课老师是师大的两名在校生,一个大一,一个大二,周六周日每人来一天。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学生,我们就大眼瞪小眼,干坐着。这个过程回想起来真是不容易。
在这个过程中也是爱人一直默默的支持着我,没有他的支持,我坚持不了这么久。所以在夫妻相处的过程中,我认为相互的扶持真的很重要,不要想着一下子找到一个人就上岸了。车、房、存款都有。这个愿望有点奢侈。大部分的年轻人,刚出社会几年,是不可能有这个实力的。不靠父母的支持,我认为很难。抖音少看。不然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力太差了。
找到一个愿意与你共同成长的爱人,是一生的福气。
所以先成家还是先立业,因时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