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九凤谷

        从小溪塔出发,乘大巴,不过一个半小时,便到了宜都五眼泉乡的九凤谷。原本一条布满水流落差的山涧,加上两旁的红花绿树与山石,冠以文化内涵,借力三峡,九凤谷由此而得名。

        进了大门,沿一条沥青小路往里走,满眼的绿随之扑面而来,自然清新,没有一丝雕琢的痕迹。见惯了粉尘和尾气之后,纯净与天然就显得尤为可贵。山是自然的山,水是原本的水,只是多了装饰和人文的附加。


        一路蜿蜒,不久来到了第一个水流落差书写成的小瀑布前面。上下之间的距离不过十来米,可飞泻而下,也别有一番韵味。说到瀑布,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李白的诗句。飘逸,壮观,还有洒脱,都是眼下人们所向往的。称之为白练,色块,矩形,都不免失之偏颇。其实,它也是有生命有灵气的。

        继续前行,来到一个小坡顶。顶上有一块平地,绿树丛中藏着一簇黄色的花。黄绿相间,酷似一幅简洁的水墨丹青。自然是一个作画的高手,线条绝不多余,三笔两笔便成传世之作。住在城里的人,终日与灰色相伴,倘若到了这里,应该会流连忘返。

        还有红花。满眼葱茏之中,三朵两朵盛开的花很是耀眼。众多的陪衬,红花有些脱俗之感。天气好,游人有些多。也是,现在出门,尽在看人让人,景反倒退居其次。若驻足观赏,有可能挡住了后面的人前行,于是流连便成了奢望。匆匆而来,急急而去,正常得再普通不过。单一的大背景下,有一些亮点,真是难能可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快到山顶了,又一瀑布凸现。外形和规模虽小,倒也不失风范和格调。水不在深,有动则灵。虽有雕饰,水却是真。从谷底走到这里,累自不必说,有了这一弘清水,抑郁瞬间烟消云散。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都有崭新的感觉在心头。

        山顶可谓风光毕现,尽然还有一人工湖存在。绿茵茵的水,蓝蓝的天,思衬是否桃花源移民。停下脚步,凝神,沉思,调整呼吸,把握节奏,心中的歌忽扬。宜都,三国时期的要地,故地增添了新颜,不仅仅是吸引眼球,还有光大。时光推移,为了现实的功利,包装,就有了底蕴和出处。 稍作休整,回望,九凤谷尽收眼底。满目葱茏,群山连绵,是景区,更是港湾。换一方向,依山而行,下了山,心依旧在回味,期待着下次的脚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人说,古人读书,从上到下,频频点头称是,往往更容易学而有得;而今人看书,摇头晃脑,总是急于“否定”,即使遇到佳作...
    行与心田阅读 37评论 0 0
  • 遇见阅读阅读 1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