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有好工作、体面人生,必须上好大学、必须上好中学、必须上好小学,必须上好幼升小辅导班……这已经成为了很多人根深蒂固的逻辑。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超龄优质儿童,他们的表现让你有时怀疑自己的 眼睛:
别以为这种孩子是国内特产的。工业化带来的经济全球化早已经把全世界都纳入了同一轨道。早在上上个世纪,美国就产出过一枚让现在很多父母都汗颜的超级儿童:
>威廉.詹姆士.席德斯,18个月大开始学习读书,6岁能阅读很多种语言。小学入学后从一年级直接跳到七年级。中学读了三个月,11岁时进入哈佛大学,16岁拿到哈佛大学学士学位。
威廉后来的结局呢?
>职场:从事一份不用动脑、收入很低的文书工作,哈佛学位证书从未使用。
>人际:与父母反目成仇,拒绝参加父亲葬礼,终生未婚。
>性格:愤懑,紧张,古怪,又有童真。
>结局:46岁时,在孤单、一事无成、身无分文、最终也没有适应社会的悲苦之中逝世。
在本世纪,2008年,英国政府在好大学、好中学、好小学类似的思路引导下,试图在全国早期教育界推行一项国策:**英国法定早教大纲,简称EYFS**。
EYFS不是指南,而是法律,为刚出生到小学阶段的孩子设置了多达**500个发展阶段**,要求5岁以下幼儿达到69个写作、数学和解决问题的目标。
早就嗅到苗头的民间各方有识之士(心理学家、早期教育家、哲学家、教师、神经学家……)成立了以捍卫童年为己任的** “放眼看天下”**组织,发起抗争运动,质疑早教大纲的合理性,这一运动最终影响了法定早教大纲的修订。(放眼看天下主页:http://openeyecampaign.wordpress.com)
这场运动记录在了《太多了,太早了-道法自然的儿童养育观》一书中。为什么不应该为学龄前儿童制定发展目标?几岁开始学习合适?阅读写作这些能力早早培养不好吗?这些都在这本书中有解答。鉴于我国这种学习、攀比之风蔚然成风,此书对于中国父母也颇有借鉴意义。
为什么不应该为学龄前儿童制定发展目标?
我家宝宝从一出生起,就开始每个月去保健科检查,大夫会问我们,比如“孩子会用手抓东西了吗?”等,起初我为孩子发展的“滞后”感到焦虑,后来发现孩子最终总会学会的。而大夫对孩子的“审查”态度和对家长的质问态度,带来的比较、焦虑,会传递给孩子。
如果是比较大的幼儿、儿童,他们更会受到这份焦虑的影响,进而影响对自己的认知。一个人来到世上,最首要的事情是发展自己的个性。在生命的头6年,这尤其重要。如果一个幼儿在发展自己时,却被一些外来的标准判断为“不达标”,这是对他智力怎样的侮辱!
没有孩子会不达标,除非是大人自以为是地制定一些标准。**有些孩子这方面快一些、那方面慢一些,而且还有男女性别的差异,用各种人为标准一刀切地衡量孩子,对任何孩子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明确规定,儿童的教育应使儿童的个性充分发展**。
至于什么时候会用手了,什么时候会拼出字母了……你放手让孩子去玩、去唱、去跳、去奔跑,他内在的生命机制会在合适的时机彰显出来。
这并不是说我们对学龄前的孩子放任不管,只是要正确地官。**书中提到适合此年龄段孩子的学习方式,叫做“无意识”学习**。孩子在6岁以前,学习东西都是无意识的。过早把意识带到孩子的认知里,对孩子是有害的。
比如,传统学习方式是从音节、到单词、再到句子、最后讲整个故事。而无意识的学习方法是先讲整个故事,在房间里贴上故事的图画,让孩子沉浸在整个氛围里,相应的单词、句子慢慢会从孩子嘴里“蹦”出来,就像婴儿学说话那样!而在传统学习方式下,正确的单词、句子是在老师的期待下、一次次纠错“学”出来的。
师长应该避免纠错,比如“错了,应该这么读!”应该直接把正确的说出来,孩子会自下而上地吸收、同化,会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很多成人善于“纠错”,是因为他们以为孩子是“教”出来的。书中提到,**“教育”一词改为“学习”比较合适,这样更能让人明白学习只能来自内部**。孩子自己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而一旦他自下而上地吸收事物,会获得智力的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快感,而不是讨好了师长获得的满足。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一位老师或者一种文化不会创造人,他们不会给人植入内在的爱的能力、好奇心、思考的能力、运用符号的能力或使人有创造力,不如说他们允许、培养、鼓励或者帮助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成为真实的、实际的**。
几岁上学合适?
这也是一个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经常见到有的家长愿意让孩子5岁多就开始学习文化课,以早做准备。我家孩子是8月末出生的,很多朋友一上来就恭喜,说赶在了上学前。
这样,真的好吗?
《太多了,太早了》一书中,有一章是一位神经科学家写的,他告诉我们:孩子在六岁半到七岁半之间,大脑神经会经历一次神经重组,在此期间形成连接左右脑两个半球的神经通路,为阅读打下了神经学基础。**六岁半到七岁半之间,是很多国家的入学年龄**。
而在此以前,孩子大脑的发展以右脑为主。右脑擅长解决视觉-空间问题,天生会模仿音乐旋律和韵律,这意味着学龄前孩子适合通过歌曲、舞蹈、节奏和韵律的方式来学习。
**这一点在芬兰幼儿园的成功上得到了证明**。芬兰的孩子到一年级才开始学习阅读,在那以前,他们通过大量的音乐、舞蹈、户外活动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在孩子的身体和认知准备好之前,没人催促他们。**这样做,没有拖孩子后腿,就如很多其他国家的早教狂热分子所担心的那样。在历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芬兰孩子表现优越,在读写方面2003年获得了全球参评国家榜首**。
**德国一次失败的案例也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不能降低孩子入学年龄**:
1970年,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政府决定将入学年龄从六七岁降低到五六岁,以此提高学生成绩。他们决定先试点。他们选出50所幼儿园,其中25所参加文化早教项目,另外25所以游戏展开教学。上小学一年之内,那些接受过文化课程的孩子在学习方面表现优秀,但社交技能薄弱。到了二年级,这些孩子优势减弱。到了三年级时,优势全无。基于此,州政府决定不降低入学年龄。
大数据告诉了我们,早上学对孩子的认知发展、人际能力没有好处,而且对孩子学业的长期发展也没有益处。
本书的副标题是:**道法自然的儿童养育观,其实就是在提醒成人:尊重孩子的生理发展规律,顺应孩子的天性施加教育**。全身心关注儿童,而不是关注你想要什么。
或许有人说芬兰这样的北欧国家社会福利好,竞争压力小,我们做不到,还有朋友听到我们表达这样的观点,表示:“你这么‘开明‘,去国外好了”。在现在的高考压力下,大部分人随大流报各种兴趣班、幼升小辅导班、补习班。时间太少了,没有缝隙留给家长思考。遇到与自己不一样的情况,只能想到一条:他们要出国留学。慢即是快,是需要耐心等时间证明的。但很多人只愿马上看到结果。
还有朋友说“我就希望我孩子以后成绩差不多就行了,不想太大压力,他过得快乐就好。”我部分赞成快乐,但不赞成因此放弃孩子的成长。在不利的大环境下,更需要父母为孩子把住底线,帮助孩子在德性、智力上都能得到真正进步。但是如果外在的评判声音与孩子的真实成长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平衡折衷,就是各位家长自己的价值观所在了!